张掖市卫生健康委以“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破题,书写惠民答卷'>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办公室日期:2025-10-15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重要保障,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2024年以来,张掖市卫生健康委锚定群众“病有良医”的美好期盼,谋划部署“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按照“一年见效、两年提升”的工作思路,引领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拓资源、优服务,提效能、促发展,推动医疗服务从“达标”向“提质”、从“便民”向“惠民”跨越,2024年全市住院患者满意度达94.51分、门诊患者满意度达92.08分,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三,今年以来全市医疗投诉数量同比下降10.1%,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守护群众健康福祉。
系统布局谋定,夯实提质增效基础。紧扣“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力实施十项行动,构建“1+6”行动方案框架——以1个总方案统领医疗服务能力、质量安全、就医体验等6个专项方案,细化10项行动46项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与考核标准,形成“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推进机制。同步成立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公安、市场监管、医保等多部门力量,建立“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从资源下沉到质控强化,从专科建设到纠纷化解,每一项任务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每一个举措都锚定质量提升,为活动有序推进筑牢“四梁八柱”。
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群众就医体验。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推出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持续扩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应用,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全部接入检验检查互认网络,通过人工智能手段分时段预约、三天内系统自动识别、新增“0元挂号”惠民号源等方式,全面实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一次挂号管三天”服务。全面推进床旁结算工作,5家三级医院和12家二级医院开展入院床旁结算服务,推动实现“一站式”结算报销服务,打破了传统出院结算模式,让数据“跑路”代替患者“跑腿”。至目前,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率达到90.5%,累计互认项目153.91万项次,为患者节省费用1281.61万元,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就诊费用压力。
发挥资源优势,激发医疗服务活力。把重点学科建设作为公立医院建高地、树品牌、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市已建成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15个。为不断扩充全市优质医疗资源总量,发挥重点专科引领带动作用,2025年新列建1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和6个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同步开展中医(民族医)风湿骨病科、中医肺病科、中医皮肤科、中医儿科、中医脾胃病科、中医康复科等8个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工作,逐步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临床专科集群,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专科服务。注重把人才作为医疗质量提升的核心动力,以临床诊疗指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为重点,开展全员“三基”培训,全员考核累计覆盖13483人次;对县级医院学科建设骨干开展标准化轮训,培养241名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市级质控中心引领带动作用,“质控大讲堂”系列活动每周开讲,以训促学,50场讲座培训覆盖18400余人次,医务人员培训满意度达98%,组织实施“每周一赛”,覆盖22家医疗机构、719名医务人员,“比学赶超”的氛围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