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张掖市多措并举推进基层首诊制度落实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 基层卫生科日期:2025-09-15

落实基层首诊制度,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全民健康福祉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张掖市卫健委将落实基层首诊制度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突破口”,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功能定位,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引导群众合理就医。逐步形成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群众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同步提升。

明确功能定位,加大投入力度

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聚焦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等职能定位优化调整卫生健康资金支出结构,持续加大基层卫生健康投入,不断夯实基层医疗服务网底。抢抓“强基工程”和“两新”“两重”政策机遇,积极谋划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项目,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45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乡镇卫生院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4个、村卫生室26个,配置DR、彩超、心电图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四大件”164台(件)基层医疗机构“硬实力”显著增强,群众就医环境极大改善。

破除机制壁垒优化资源配置

坚持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打通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脉络。紧紧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在全市6个县区建成7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行政、财务、人事、业务、药品耗材、绩效考核、信息化管理“七统一”,有力推动县乡一体、乡村一体融合发展。7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均建成检验、病理、心电、影像、消毒供应“五大县域医学中心”,累计为基层出具影像诊断报告2944份、心电诊断报告14020份、检验诊断报告2420份,完成双向转诊6609人次,有效弥补了基层诊断能力短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县级水平的检查检验服务。结合医疗资源、人才队伍、专科建设等因素,精准核定基层医疗机构60+N、县级综合医院300+N、中医医院200+N、妇幼保健院60+N首诊病种,全面推进基层首诊制度落地见效。

下沉优质资源,延伸服务触角

通过医共体下沉派驻、“万名医护下基层”“城市对口帮扶”等多个载体,健全“市帮县、县帮乡、乡帮村”机制,下沉共享人才、技术、设备等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选派80名业务骨干柔性帮扶8家县级医院,选派129名业务骨干柔性帮扶59家乡镇卫生院,选派435名业务骨干帮扶741个村卫生室。组建3支市级巡回医疗队、19支县级巡回医疗队对辖区内路途偏远、服务人口少的9家乡镇卫生院、57个村卫生室开展巡回医疗,让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成为现实。

提升服务能力,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对照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标准,聚焦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业务管理、完善综合管理4大类190项指标,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26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推荐标准,占比达31.7%高于省上23%的指标要求8.7个百分点依托远程会诊、影像等县域医学诊断中心,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质量、操作流程、技术规范、病案质控等同质化管理。广泛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持续宣传基层首诊政策,张贴基层首诊病种目录下沉专家服务时间、专业特色等信息主动引导群众就医从“往上跑”到“就近看”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