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陇原最美退役军人"推荐人选先进事迹

来源:张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日期:2020-06-18

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甘肃银行杯·陇原最美退役军人”选树活动的通知》精神,经市委宣传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自下而上逐级遴选推荐,严格审核把关,拟推荐张掖市矿山救护大队1个集体和李越等4名个人为推荐对象,以下为单位和个人先进事迹。


弘扬军人优良作风 投身应急救援事业

对党忠诚 纪律严明 赴汤蹈火 竭诚为民

张掖市矿山救护大队先进事迹

当你走进张掖市矿山救护大队,你就会感受到一股具有部队式的纪律、家庭式的温暖、兄弟般关爱的准军事化队伍气息。大队现有复退军人40多名,分别坚守在各中队及大队岗位上,承担张掖市境内所有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预防检查、安全技术服务和各类事故及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任务。近年来,在“全灾种、大应急”的新形势下,他们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继承了人民军队拼搏进取、艰苦朴素、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不断锤炼,提升自身救援本领,甘当为民服务的“排头兵”,充分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成为张掖及周边地区应急救援主力军,突显了新时代应急救援人良好形象和国家特级队的职责使命。

张掖市矿山救护大队前身为肃南县皇城煤管站矿山辅助救护队,2019年6月份,调整为隶属市应急管理局管理的科级事业单位。40多名复员退伍军人和救护大队共同成长,经过十多年的历练,现已成为张掖市矿山救护大队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他们和救护大队其他指战员共同担负着张掖市境内所有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预防检查、安全技术服务和各类事故及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任务,服务半径300多公里,救援范围辐射河西五地市(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张掖市矿山救护大队这支重要应急力量是全国特级矿山救护队伍、国家区域重特大事故现场指挥协调装备库、全省煤矿骨干救援队伍、甘肃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甘肃应急管理学院实训基地之一。

2013年,张掖市矿山救护大队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多次被甘肃省应急救援中心评为“先进集体”,2016年在酒钢公司西沟矿“8·16”事故救援现场表现突出,被张掖市政府授予“救护铁军”荣誉称号,近五年连续被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评定为特级矿山救护队,2020年4月,张掖市总工会授予“张掖市五一劳动奖状”,先后在全省救援技术竞赛中取得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两次、优秀奖一次,救护队指战员在技术比武中取得省级个人奖项13个。

危难时刻勇当先

十多年来,在事故灾难面前,他们始终是一支作风优良、素质可靠、装备合格、保障有力、能打胜仗恶仗的救援队伍,是一支技术过硬、处置得当、不辱使命、敢于赴汤蹈火的英雄集体。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应急救援职责,共参与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铁路隧道坍塌、自然灾害、洪水泥石流等60多起事故灾害的抢险救援,抢救出遇险被困人员38人,救出遇难人员74名,挽回经济损失1亿多元。在历次抢险救援中队员无一人伤亡,实现了科学救援的目标,多次受到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市、县各级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好评,被中央电视台称为一支“拉得出、打的羸”的矿山救护队伍。曾参加过2004年山丹县吴涛煤矿“5·23”重大透水事故、2004年民乐县废弃矿井“9·2”硫化氢中毒较大事故、2005年肃南县西大口罗其生煤矿“6·20”瓦斯燃烧较大事故、2008年肃南县大河乡借口废弃矿井“12·8”冒顶事故、2010年酒泉市金塔县芨芨台子煤矿“7·18”重大透水事故、 2011年九条岭煤业公司水磨沟井“11·20”瓦斯爆炸事故、兰新高铁平羌口隧道坍塌事故、2012年张掖市宏能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花草滩煤矿“9·06”重大坠盘事故、2016年酒钢公司西沟矿“8·6”重大火灾事故、2017年连霍高速山丹段“3·23”危化品(二甲基二硫)运输泄漏事故、312国道高台段“3·29”危化品(浓硫酸)运输泄漏等事故、2018年肃北县金庙沟金矿“6·10”窒息事故、酒钢镜铁山矿“7·06”电击事故等救援。

严格训练铸精兵

为认真贯彻落实“险时搞救援,平时搞防范”的应急工作方针,主动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积极配合张掖市及五县一区应急部门对全市矿山、危化品、工贸等企业开展隐患排查和安全大检查。仅2019年,就累计出动人员3756人次,检查出各类安全隐患10866处,技术性指导整改安全隐患3580处,先后参加民乐县全省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地震远程拉练、高台县地震救援远程拉动演练、山丹县花草滩地面防火消防演练、镜铁山桦树沟作业区2625水平深孔冒顶片帮事故专项演练、镜铁山矿运选作业区炮烟中毒事故演练、山丹县防震救灾综合演练等20余次综合性演练。通过近乎实战化的演练,不断提升应急救护技能,不断锤炼锤炼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果敢作风,不断强化团结一致、攻坚克难的凝聚力战斗力。

疫情防控担重任

2020年初,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40多名复员、退伍军人自觉放弃春节休息时间,严守工作岗位,按照疫情防控阶段不换防的要求,以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坚持值班值守和服务指导两不误。驻扎在肃南县镜铁山矿区的指战员认真开展驻地企业安全生产现场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力保疫情防控期间驻地企业生产安全,不为疫情防控工作添乱。同时,积极协助酒钢公司每天对镜铁山矿区办公、住宿及公共场所开展清洁、消毒、灭菌及执勤工作,对所有乘坐火车进出矿区的近1000名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摸排登记。驻扎在高台县盐池化工园区的危化中队指战员主动与驻地乡镇和村社联系,对驻村公共区域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灭菌,为盐池村搭建救灾帐篷,协助卫生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和驻村交通路口执勤,外来人员体温检测和摸排登记等工作。驻扎在甘州区的煤矿中队和快反中队,坚持每天进行军事化训练,针对疫情防控进行单项演练8次,参加124人次,每天固定派出2名救护队员协助火车站社区对驻地小区开展进出人员登记、测量体温和在小区内消毒灭菌等工作。他们长年驻守在离家较远的矿区,与家人聚少离多,在这个春节又遇疫情暴发不能回家,他们中有的孩子刚刚满月不能照看,有的家中还有长期生病父母不能照顾,有的还准备在这个春节与介绍的对象见个面也不能实现,但他们无怨无悔,坚持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助力打赢疫情无私奉献。

以苦为乐显忠诚

在应急救援任务中复退伍军人们面对复杂的现场环境,发扬 能战斗、 能吃苦、 能奉献的精神,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投身救援第一线。 是在酒泉市金塔县芨芨台子煤矿“7·18”重大透水事故中,他们连续奋战,都累得已经疲惫不堪,眼皮已经不听使唤了。不知何时,在队伍中传来一阵响亮的歌声,“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队员们随即和着高昂的旋律,在救援队伍中凝聚了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

人生漫长,总有得失;得失之间,总需选择。至今,极少有人选择离开这个队伍,因为他们之间有一种相互依靠又很默契的凝聚力,每一次危急关头都能相互依靠,并肩战斗,共同面对死神。他们身上总有一种拧成一根绳的力量,这正是救护队员、战友间才有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他们初心不改、共同战斗、不惧生死。他们的岗位虽然平凡,但每名退役军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他们的工作虽然危险,但他们毅然奋不顾身、一往无前。

面向未来,张掖市矿山救护大队全体指战员将直面挑战,进一步增强应急意识,加强战备训练,提升作战能力,强化科学指挥,保障救援安全,为安全生产守好最后一道防线,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不忘初心 不褪本色

永做医疗战线的排头兵

——张掖市中医医院疼痛科党支部书记、康复科副主任

李越同志先进事迹

李越,男,197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张掖市中医医院疼痛科党支部书记、康复科副主任。1990年至1994年服役于36107、84893部队。退役后他始终保持军人的过硬作风、担当品质、顽强毅力,不忘初心、不褪本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先后被表彰为“张掖市征兵工作先进个人”,荣获市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被市中医医院党委表彰为“先进党务工作者”。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主动请缨,成为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赴武汉市中心医院援鄂抗疫,因工作成绩突出被甘肃省卫健委通报表彰。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已将忠诚可靠、牺牲奉献、使命意识等特质,融化在血脉中、深植于骨髓里。枕戈待旦、引而待发,时刻准备为使命而战、为荣誉而战、为国家和人民而战;作为一名医生,他始终秉承厚德精医务实奉献的精神,努力工作,刻苦钻研,为医院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党员,他拥护党的领导,与党中央、各级党委时刻保持高度一致,政治立场鲜明。能积极开展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思想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2019年担任疼痛科党支部书记后,锐意进取,带领支部党员圆满完成了支部标准化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支部被表彰为“优秀党支部”,他也被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永做党的好战士,在医务战线上砥砺前行

1990年10月,李越同志作为卫校毕业生本可以直接就业,但他满怀报国之志积极响应祖国召唤,光荣入伍成为人民的一员,先后在祖国边疆、战斗连队、卫生勤务分队贡献自己的力量,并成长为其所在部队的医疗技术骨干,1991年,入伍刚一年的他就在一起抢救驻地群众过敏性休克患儿过程中,靠扎实的专业知识、准确的判断、丰富的经验及时让患儿转危为安,受到了患儿家长和部队领导的高度赞扬。服役4年前,他全心全意为部队官兵服务,利用自学的中医疗法治疗部队常见训练伤病,为战友们缓解病痛,在战友中间有了“神医”的绰号,多次受到各级嘉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部队这所大学校的教育和培养中,他养成了听党指挥、服从命令、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优良品格。1997年他退出现役,投入医疗战线继续工作,继续学习,将高超的医疗技术作为此生不懈的追求,在勤奋学习和努力钻研下,于1998年取得中医自学考试(甘肃中医学院)大专学历,2012年取得陕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本科学历。于2012年被聘任为主治医师,2018年被聘为副主任医师。参加工作30年来,共发表医学专业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2部,完成市级课题1项。2017年4月经甘肃省人社厅、甘肃省卫健委考核通过,确定为“甘肃省第二批全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合格继承人”,顺利出师。2017年5月经甘肃省卫健委考核通过,确定为“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建设合格队员”。多年的军旅生活,磨砺了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和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在工作的三十年里,外科、骨科、内科、疼痛康复都留下了他奋斗的足迹,两次到边远艰苦地区支医,累计治愈患者万余名。

永葆军人真本色,为军队建设精选“种子”

退伍20多年,但是他的军营情结依旧,梦牵魂绕的仍然是绿色的军营,始终把自己作为军队一员,情系国防事业。凭借着他出色的医疗技术和长期的服役经历及工作经验,2016年他被原市卫生行政部门推荐到张掖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担任主检医师,连续5年直接体检筛选1600多名应征青年,为部队输送的400多名女兵和各类士官无一因身体原因退兵,连续三年来担任市征兵体检督查组主检医师,从县区近千名合格兵员中甄别各类隐藏严重不合格兵员数十例,为全市征兵工作贡献了力量。

为了把好体检质量关,他在征兵体检业务上刻苦钻研,在实践基础上科学分析制定出男兵外科体检“四步法”,血压检测“三原则”,被市征兵办推广全市执行,有效提升了体检质量。在执行体检标准上铁面无私,对不符合体检要求的应征青年绝不放行,2018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被市征兵军分区表彰为“全市征兵工作先进个人”。

医之为道在仁心,丹心妙手为病患

作为党员、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他满怀对党和人民的一腔热忱、对医疗事业的孜孜以求和对医学工作的无限热爱,以及对社会对服务对象的庄严责任,一以贯之,竭智尽力,全身心地履行一名基层党员、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职责。2002年,为临泽县一对结账出院后身无分文的老年夫妇购买饭菜、购买车票、捐助患者现金50元并把他们送上了回家的班车。2012年,在公交车上积极抢救一个低血糖晕倒的女孩,女孩清醒后,他却悄然离去。……这样的例子,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屡见不鲜。

在担负健康扶贫任务后,了解到临泽县小屯卫生院帮扶片区精神类疾病患者较多,但基层无法诊治,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的情况,他积极与张掖市民政红十字精神病医院联系,协调安排专家组下乡义诊,为整个片区精神疾病患者开展筛查、建档、拟定治疗方案,并积极联系北京相关专家,调整患者治疗方案。经治疗,有两名患者康复,恢复正常工作生活,其他患者不同程度好转。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一切为了患者,是他恪守的职业准则。“不矜名,不计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利用下班和节假日时间,加班加点、积极抢救是家常便饭,为此在患者中赢得了的广泛的好评和信赖。

听党召唤再出发,抗疫战场展风采

今年春节前夕,湖北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李越同志作为支部书记,积极响应医院党委的号召和安排,带领支部党员及科室医护人员,配合医院改造成立隔离病区,担任隔离病区负责人,并积极投身到隔离病区及发热门诊工作中。工作期间,他时刻关注武汉及全国疫情变化,在家中老人病重、妻子身体多病的情况下,急国家之所急,在危难时刻又一次体现出了军人本色,积极请战,奔赴武汉抗疫一线。成为了甘肃第五批援鄂医疗队的光荣一员。在抗疫斗争的最前线武汉市中心医院发热18病区参加战斗。在病区开诊后,他积极,第一批第一班次进驻病区工作,被任命为18病区第三医疗组组长、中医专家组组长,被推选为武汉市中心医院国家医疗队专家组成员、武汉市中心医院国家医疗队中医专家组成员,负责全院病区重症患者会商及中医查房会诊,为各病区疑难危重患者解决中医药方面的问题。

作为中医人,他时刻想的是如何利用好中医药治疗优势,为患者解除病痛,为他们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但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武汉市中心医院缺乏中医药救治物资。他和他的团队积极向前线指挥部和医疗队领导建议,向自己的医院(张掖市中医院)紧急救助。仅用了三天时间,千里之外的中医药物资就日夜兼程抵达了武汉市中心医院。在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基础上,他根据患者病情,通过辨证施治,使用中药内服、艾灸治疗、中药穴位贴敷、中药足浴治疗等治疗方法,使患者的症状一步步的得到了缓解,病区患者一个个痊愈出院,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第五批援鄂医疗队实现了医疗队员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进驻人员零投诉、治疗患者零死亡的目标,“甘肃中医药”和“张掖市中医医院”这两个名字,被患者交口称赞。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组织和患者的认可肯定,不辱使命,顺利圆满完成了援鄂任务,被甘肃省卫健委表彰为“抗击疫情先进个人”。

白衣请战担道义, 初心不改使命坚。钟南山院士说过:“最美的医生是你自己。”在从医这条路上,他将步履不停,一往无前!


开拓创新再现军人风采  回报社会书写人间大爱

——甘肃天宇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台县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高台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

任勇同志先进事迹

任勇,男,1971年12月出生,现年48岁,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和商学院EMBA在读,中共党员,1993年至1996年在湖北省武警总队第二支队司法部服役, 连续两年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获得支队嘉奖现任甘肃天宇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台县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高台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

1996年退伍后,他被分配在高台县邮电局工作,2001年,因邮电系统体制改革下岗失业,身临工作困境,面对生活压力,于2015年9月创办了甘肃天宇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现有员工35人,其中退役军人9人、军人家属6人。先后被张掖市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命名为“张掖市国家扩大文化消费试点联盟企业”,被高台县文明办、高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授予“文明诚信经营示范户”称号,被高台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表彰为“非公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创新创业基地分别被县、市人社、工信部门联合认定为县级创业孵化基地、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被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命名为“人才工作示范点”,被县人社局认定为“高台县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高台县创业促就业基地”,被文化旅游局命名为“高台县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培训基地”,被县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命名为“高台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他个人也荣获“高台县第三届文明市民标兵”“高台县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台县优秀党务工作者”“高台县最美退役军人”、荣获张掖市“五一劳动奖章”,一系列创新亮点、经验做法和取得成效分别被县、市级新闻媒体多次宣传报道。

克服困难,夯实基础谱新篇

公司创办初期,面对资金压力、设备短缺、人才匮乏等困难,他多方筹措资金,组建了初创团队。多次到杭州、重庆、湖北考察电商和物流产业园,借鉴先进成熟的理念,先后整合了优速快递、百世快递及百世快运三家在高台的快递、物流公司,实现了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的高效融合。与上海巨鹏集团对接洽谈,成立了联盟科技研发团队,为当地科技研发力量注入了动力。2018年,打造高台县特产体验中心,与重庆“集食惠”共享平台签订合作协议,成立高台运营中心,以平台化电商运作模式进行线上线下推广销售,助力当地特色产品拓展销售领域。止目前,公司经营的快递物流业务收、发件量在本县区内位居行业之首,打造的高台县特产体验中心,汇集张掖市五县区名优特色产品,结合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每月销售额突破30万元,为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保障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公司成立之初,他就善于发现人才、着力培养人才、大胆起用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他先后与重庆礼仪之邦商学院、上海巨鹏咨询管理集团签署联盟战略合作协议,选派管理层、业务骨干等人员赴重庆参加“团队战斗力”“管理引导力”“创新商业思维”等课程培训;选派骨干赴上海就企业管理、科技研发、项目策划、模式创新等多方面进行强化培训;多次选派骨干队伍赴深圳、青岛、杭州、北京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举办创业沙龙及各类培训30余期,培训创业人员1000余人(次),其中退役军人和军人家属参加创业培训191人(次),激发了社会大众创业创新热情,带动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加入创业团队,团队综合实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筑牢了根基。

大胆开拓,立足创新谋发展

2017年5月,任勇带领天宇创业团队进驻高台县湿地新区的汉唐文化商业街,投入760万元打造以甘肃天宇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的高台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基地投入运营后,为入驻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提供免房租、免水电暖等费用,通过大力宣传招商,吸引50余户企业、个体入驻街区进行孵化和从事经营活动。其间,积极面向社会退伍军人开展就业政策宣传,通过网络宣传就业政策20多次,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0余场(次);举办退役军人创业培训班5期、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典型分享沙龙8期,帮助56名退役军人办理了创业担保贷款,解决社会退役军人、毕业大学生、贫困家庭和社会剩余劳动力340余人的就业安置问题。止2019年底,入驻商户、企业的营业额突破4000万元,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拥军优属和带动创业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效应。

立足红西路军红色资源优势,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内的英烈雕塑为题材,创意开发了“张国臂掖﹒红色记忆”水晶浮雕旋转笔筒、摆件、书签、水杯、优盘以及西路军征战河西纪念币等红色文创产品近20个品类;将当地历史文化元素通过艺术手段植入产品实物,围绕“红色高台、古韵高台、翰墨高台、魅力高台”四个主题着力创意研发,弘扬高台红色旅游文化、打响高台红色旅游品牌。截至目前,已开发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商品60余个品类,注册产品商标7个;申请著作版权3项、专利15项,其中“面西游”“醋西游”产品和“红色记忆”水晶浮雕旋转笔筒在张掖市优秀文创产品评审大赛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张国臂掖﹒红色记忆纪念币”“张国臂掖﹒红色记忆水晶浮雕旋转笔筒”在全国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和红色旅游演艺创新成果征集活动中入围红色旅游文创产品最终遴选;“醋西游”产品获得2019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入围奖;西游系列文创产品开发项目在“创客中国”创业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取得复赛第一名、决赛优秀奖,并入围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行业总决赛。

勇于担责,回报社会献爱心

2019年7月,任勇筹办成立了高台县爱国拥军促进会,目前已吸纳发展会员93人,其中退役军人及家属69人,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社会化爱国拥军骨干队伍,他本人当选为高台县爱国拥军促进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

促进会成立以来,他带领团队参与“盛世华诞70载同心筑梦新时代”高台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的筹办;联合创维集团甘肃分公司举办“拥军优属·家电惠民”大型捐赠活动,向退役军人捐赠电风扇、电饭锅102台、创维家电补贴卡4900张,总价值达247万元;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10余场(次),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参战老兵、病困老人家庭31户,为他们送去总价值达3.2万元的家具、大米、面粉、清油等生活物资。两次走进驻地武警部队开展慰问活动,送去价值1.2万元的生活慰问品。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为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新闻工作者和社区联防人员捐赠了价值11.9万元的慰问金、慰问品,展示了一名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感恩回报社会的博大情怀。

2020年春节期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稳妥有序引导入驻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复工复产,他决定继续免除2020年基地所有孵化企业房租和水、电、暧费用,让企业轻装上阵;通过网络媒体发布招聘信息,帮助企业吸纳人才;通过线上营销平台、快手、拼音、直播等平台帮助孵化企业开展互联网营销工作,有效为孵化企业拓展了销售渠道;以疫情防控知识和疫情形势下企业如何借助互联网开展营销工作为主题,通过企业微信群开展两期线上培训,有效提升了企业疫情防控能力和网络营销能力。止一季度末,就业创业基地为入驻孵化企业免除房租、水电等费用30.78万元;帮助企业进行线上推广营销产品,实现8万元的营销收入;帮助企业吸纳人才4人,引导退役军人创办企业1家;组织基地孵化企业和退役军人创业者开展培训2(场)次,充分发挥了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

目前,甘肃天宇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多个项目的融合联动发展,不仅促进以文化、旅游、科技、电商生态产业链的完善和运行,同时助推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逐年持续增长。他的忘我大爱精神,带着“成就他人,造福社会”的梦想必将在创业创新路上绽放的更加绚丽!


情洒军营路   播撒“拥军花”

——甘肃博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王斌同志先进事迹

“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我不会忘记自己在部队接受的锻炼,更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部队需要、群众需要,我就要站出来!”甘肃博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王斌坚定地说。

王斌,男,1982年7月出生,甘肃静宁人,中共党员。1998年至2008年先后在95876部队、95844部队服役,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被评为“全军科技人才三等奖”,荣立三等功2次、获得嘉奖4次,2001年、2007年两次被表彰为 “优秀共产党员”。

十年的部队人生熠熠生辉。多年的军旅生活也把不服输、不怕输,敢于担当、勇于创新、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军人精神,镌刻进王斌的心中。转业后,他凭借军人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开始了自主创业,扶贫致富的路上他依旧步履铿锵。创立了甘肃博原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为山丹县8个乡镇近200户养羊大户找销路、增收入。公司先后获得了“焉支星火”创新之星、“县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他本人被推选为县人大代表,2019年8月,因拥军事迹突出被表彰为“甘肃省双拥工作先进个人”。

初心如磐 情怀不改

经历西北多年的军旅生涯,饱含对河西这片热土的深情。2008年,26岁的王斌依依不舍地脱下军装转业。本应回到自己的故乡,但他却选择在曾经服役的山丹县落户。“山丹是我的第二故乡,山丹羊肉享誉甘肃,我想在山丹做羊肉产业,我想在这里实现自我价值。”王斌说。

退伍后他被安置到山丹县大黄山林场工作,然而,面对稳定的工作和优美的工作环境他却放弃了,选择了自己创业,从零开始。创业,对一个从军10年的年轻人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单位辞职后,他凭借军人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开始了艰难的起步,开过豆腐坊、卖过菜、养过羊。

养羊的经历,让他对山丹羊肉有了更深的了解,山丹县是获得羊肉“国家地理标识认证”的县份之一。经过深入市场调研,他认准了山丹羊肉发展前景,2014年,他多方筹资,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在张掖国际物流园兴建了甘肃博原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集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主营山丹羊肉,并不断拓展羊产业发展链,立志将山丹羊肉做大做强。

他先后与县内6家标准化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成国内先进的肉羊分割线、PLU全程自动控制系统和低温速冷系统。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公司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努力打响山丹羊肉品牌,已形成年精深加工分割羊肉10万只,并与深圳民航机场金融控股集团、北京海底捞餐饮公司、保定眼镜于餐饮连锁店、青岛佳世客超市签订年销售30万只肉羊供应合同。

凭借着灵活的头脑和敢想敢干的冲劲取得了成功,但他深知财富取之于社会、就要用之于社会的道理。他积极服务青年就业,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解决了周边附近近几十人的就业问题,带动县域内8个乡镇近200户养羊大户增加收入。生活中,他总是竭尽所能扶危济困。员工家中有困难,他知道了总是第一时间慰问。碰到献爱心的事他绝不绕着走,为青联助学基金捐款4000元,在龙首广场遇到为白血病患儿捐款,他捐助500元……王斌总是说:“作为一名党员,就该出现在人们需要你的地方。”

情系军营  拥军先锋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离不开人民军队捍卫的和平发展环境。我们应该感谢解放军,拥军优属就是对军人最好的回报。”王斌是这样说的,更是用行动在践行。

不论做什么事,都不忘自己是一名军人、一名党员。2014年他创办的博原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在公司大部分土建还在紧张建设的时候,他就主动向县非公企业党委申请成立公司党支部。他始终秉承“诚信为本、团结协作、严格纪律、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把“军魂”精神融入到生产建设和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熔铸成一种团队精神,打造一支富有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

军营是个奇妙的地方,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人离开部队,军人情怀却一生相随。每逢“八一”建军节,王斌都带着自己经营的蔬菜、羊肉等产品,到老部队慰问战友,过一天曾经属于他的军旅生活。在企业员工录用上,他也 看重退伍军人。利用职工培训等时机,对企业聘用的退役军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再把他们输送到合适的岗位上,同时安排退役军人担任公司的教官和训练员,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先后有12名退伍军人到企业就职。2018年企业被授予“退伍军人创业示范基地”称号。

企业自建成运营以来,利用空旷的场地及宽裕的办公场所,多年来免费为来丹驻训及参演部队提供宿营场地、文体设施等后勤服务,深受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无偿为部队提供生活用水、用电,帮助驻训部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琐事。

中国人民解放军94921部队、93617部队等十余支部队为企业赠送了锦旗,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32140部队,95876部队结成军民共建单位。2019年8月,王斌因拥军事迹突出荣获“甘肃省双拥工作先进个人”。

博源兵站 再立新功

“为党和国家分忧,为部队做好服务,咱退伍军人义不容辞。”博源兵站的建立,就是对他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近年来,“火力山丹”享誉全军,来丹驻训、参演的部队络绎不绝。免费为部队提供宿营、停车、洗车等场所和简单的后勤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参演、参训部队的当前需要,为部队提供更优质的社会化服务成为他下一步的努力目标。

为更广泛调动爱国拥军力量,服务社会国防建设,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他提出了“自强不息、助力强军、追求卓越”的奋斗目标,并注册成立了“山丹县博源兵站服务保障有限公司”。按照军队“提报需求、监管质效”和地方“对接服务、专业保障”两条线,把“民参军”推进到服务保障全领域,逐步走开“地方管供、军队管用”的社会化拥军保障路子。并依托原有公司冷库和物流体系,积极探索推行“博源兵站+农业+物流”的军民融合后勤保障新模式,与驻丹部队和来丹驻训、参演部队建立供应关系。积极与当地旅投公司沟通衔接,提供场地200多平方米在企业新建了“博源兵站军人便利店”,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一步向过往部队官兵展示当地农副产品的特色,宣传拓宽农副产品本地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山丹特色农业发展。

在企业发展中,他始终把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纳入公司发展规划,强化党员干部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组织企业员工分赴山丹县烈士陵园、高台县西路军烈士陵园、临泽县西路军烈士陵园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广大职工国防观念和爱国情怀,在企业形成军民携手共创的良好氛围。

王斌,这位满腔热血的创业者,始终保持着军人风采,努力打响山丹社会化拥军品牌,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前行的路漫漫,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一步步走得更好更稳。


不忘“兵之初” 当好“兵支书”

——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党委中心村党委书记兼古城、永定联合党总支书记、古城村党支部书记王荣同志先进事迹

王荣,男,汉族,1955年5月出生,初中文化,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人,1974年至198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84651部队服役,1975年入党,在6年的军旅生涯中,获团嘉奖1次,营嘉奖2次,连嘉奖4次,现任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党委中心村党委书记兼古城、永定联合党总支书记、古城村党支部书记,1990年至今任碱滩镇党委委员,是中共甘州区委九届、十四届党代表。

王荣同志退伍四十年来,继续发扬革命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带领古城村民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建成了众人皆知的文明新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标杆和典范。古城村党支部1993年被表彰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997年、2014年、2018年被中共甘州区委表彰为“优秀党支部”,他本人连续33年被碱滩镇党委表彰为“优秀基层村干部”“ 优秀党支部书记”及“标杆村优秀支部书记”,1996年被表彰为“张掖市(县级市)劳动模范”,2019年被表彰为首届“金张掖最美退役军人”。

“铁肩膀”挑起脱贫致富的重担

古城村位于石岗墩滩沙地边缘,全村8个社,460多户,1700多人,有耕地1万多亩。由于土地瘠薄,风沙大,长期以来群众挣扎在温饱线上。王荣1980年退役回村后,正逢改革初期,他看到城郊村社利用自身优势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带领部分村民外出包工程、搞基建,既取得了良好收益,也开阔了思路。正在他自己发展风生水起的时候,1987年广大党员一致推选他任支部书记,于是他毅然放弃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决定和广大党员的信任,带领支部一班子首先转变观念,认真吃透和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分析研究村上的优势与劣势,用一名党员的真诚、一颗为带领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赤诚之心想点子、谋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他根据古城村周边荒滩多的实际,带领群众开垦荒地10000多亩,全村人均耕地面积由原来的1.8亩增加到人均7.5亩。甘州区确定为国家级制种基地后,他又利用土地多的优势,积极发展制种产业,把制种企业建到了村上,每年制种近万亩。同时种用制种桔秆大力发展畜牧业,号召群众圈养牛羊,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富裕劳动力千方百计外出寻找市场,开拓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这样,制种业、畜牧业、劳务输出三大支柱产业奠定了村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7年时的650元增加到2019年的15400多元,增长了23倍。

几年工作的实践使他认识到,要想增收致富上台阶,仅靠传统的农耕、养殖和外出劳务是远远不够的,要还必须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在他上任时,集体无积累,还欠账近千元。在他上任后的第二年,他带领班子成员四处筹款,为全村群众免费通了自来水;1992年以来先后创办了古城村面粉厂、甘草浸膏厂、榨油厂、砖瓦厂、集体林场等村办企业;引进山东小尾寒羊,大力发展养羊业,既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也使集体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壮大。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利用集体积累,修建了古城村小学及村委会。凡此种种,使村容村貌得到显著变化,村集体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明显增强。

“铁脚板”蹚出文旅产业的新路

古城村是历史名城,西汉张掖郡设10县,其中屋兰县的县址就在古城村,王莽时改传武县,东汉仍称屋兰县,五凉时设西安郡,唐代为安北都护府城,元、明、清设仁寿驿。此地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是古丝绸之路重要的政治、军事、商业、文化重镇。几千年来,古城村是东西交通的必经之地,是名副其实的张掖“东大门”,同时,国家级文保项目——甲子墩汉墓群就在村东南。

王荣担任支部书记后敏锐地认识到,大力弘扬历史文化,发展文旅产业是古城村今后发展的出路。于是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大力挖掘历史文化遗存,印刷《古城村》册页2000份,广泛进行宣传,邀请史学专家考察论证,提出复建“屋兰古镇文化旅游综合大景区”的方案,确定项目规划分三期建设,一期为九曲黄河灯阵、灯笼工坊,二期为屋兰古镇民俗村、鸿丰田园综合体,三期为甲子墩汉墓遗址公园。项目扎根古城,立足全国,放眼世界,以高标准、高要求、高素质为建设理念,集文化、旅游、民俗体验、非遗传承保护、游乐探险、田园度假观光等诸功能为一体,填补张掖市场“夜游”模式的空白,逐步将景区打造成全省一流、全国著名、全球闻名的国家5A级景区的旅游目的地。

他带领支部一班人争取资金维修古城西城楼,及时保护了古城印迹,加大对甲子墩汉墓群的保护力度,为再现屋兰古城原貌、为发展文旅产业打好基础。积极争取将九曲黄河灯阵和古城村新农村建设列入市区两级重点建设项目,争取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300万元,大力改善村容村貌。设置街面花坛148亩,道路绿化13.6公里,植树21万株;新建果园710亩;建成年处理污水300吨的污水处理项目,铺设用水管道18.7公里;兴修通村道路8公里,修通机场道路9公里,拓宽改造道路3公里;大力整理荒滩荒地,将村子周边400多亩的烂河滩整理成水面林带,如今的古城村楼房林立、绿树成荫、碧水绕村,是名副其实的宜居宜游的生态农村。

九曲黄河灯阵起源于殷商时期,流传于宋末元初,千年以来,灯阵集儒、释、道文化为一体,是古城村群众春节期间消灾祈福的美好愿景。王荣和支部一班人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内容,规范程序,制定标准,在各级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打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九曲黄河灯阵。经规范后的灯阵举办后,引起中央四台的高度重视,在春节期间现场采播,同时也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兴趣,确认了灯阵传承人,村上成立了古城村屋兰古镇文化旅游公司,国家有关团体确定了“中国起源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该项目引进了金正源文化旅游开发公司,计划投资4.6亿元,实际投资1.4亿元并于2017年动工建设,占地面积136亩,现已建成固定的可一年四季观赏的一流的灯光秀及演艺项目,同时,与四川子贡灯彩产业有限实业公司合作,由金正源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约,在古城村兴建大型灯笼制做工坊基地,立足古城,辐射西北。九曲黄河灯阵经过几年的倾力打造,中央一台、四台在春节期间黄金时段连年播出,已引起国内外各方面的重视,2018年9月该灯阵被世界基尼斯大全收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热心肠”办好排忧解难的实事

“我们天天同村民打交道,如果不帮助农民解决具体问题,老百姓社会戳我们的脊梁骨。”王荣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工作中,他始终把帮助解决贫困户生产和生活困难放在心上,真帮实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做到小康路上不拉一人。

他组织群众自筹资金,修建16栋住宅小区,面积4.5万㎡,群众整体搬迁率达到95%以上;修建1800多㎡的高标准文化广场,配套建设音乐喷泉、文化长廊并勒石设栏,注入古城历史文化内涵,成为村民娱乐的好去处。在修建住宅楼时,他首先为五保户、贫困户及纯女户、复退军人修建了47~60㎡的住宅楼3幢,村集体补助部分资金,低价出售,解决了这些困难人群的住房问题;同时修建了1500㎡的日间照料中心,解决了老人白天没处去的问题。

2019年,担任古城、永定联合党总支书记后,面对永定村是这个移民村部分群众生产生活相对困难的实际,他把扶贫车间安排在永定村,或让永定村的村民来古城村来打工就业,为永定村的贫困户解决了就地就业的问题。他经常深入精准扶贫户刘状寿家中,帮助制订脱贫致富计划,并付诸实施,使其顺利脱贫。目前,古城村、永定村的贫困户全部实现整体脱贫。他积极倡导“三变改革”,使农民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解决了古城村资源分散、资金分散、农民分散的矛盾,如今的古城村、永定村,在他的带领正在小康路上阔步前行。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