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5-03-05
2024年,张掖市工业经济总体平稳,重点行业耗能较快,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先降后增,低位运行。
一、能源产品生产情况
(一)电力生产大幅增长。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10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其中,火电26.2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5%,水电34.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风电19.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倍,光电26.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9%。
(二)新能源电力表现亮眼。2024年,全市新能源发电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43.1%,同比增长34.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发电量增长12.8个百分点。全市发电装机容量737.85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576.35万千瓦,占比达到78.1%,电力装机持续扩容,电源结构不断优化,电力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三)原煤产量有所下降。受重点原煤生产企业安全事故停产影响,全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196.69万吨,同比下降22.2%,增速与一季度(12%)、上半年(-8.6%)和三季度(-18.4%)相比分别下降34.2、 13.6和3.8个百分点。
二、综合能源消费基本情况
2024年,全市272家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26.5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2%。从纵向看,一季度下降11.7%,上半年下降10.6%,前三季度下降6.0%,降幅逐渐收窄,在12月份由降转增,全年累计增长0.2%。
(一)工业分门类能耗“两升一降”。全市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三大门类综合能源消费量分别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9.3%、49.8%和40.9%。其中,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3.0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0.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8.4个百分点;采矿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1.7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8.2%,拉动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1.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1.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9.1%,拉动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下降9.7个百分点。
(二)七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四升三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耗同比增长1.8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能耗同比增长23.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耗同比增长8.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能耗同比增长4.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能耗同比下降19.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耗同比下降10.4%。
(三)区域综合能源消费不均衡。全市六个县区综合能耗“三升三降”,能耗总量后两位的肃南县和高台县规上工业综合能耗分别同比增长1%和11%;能耗占比最大的甘州区综合能耗同比增长0.7%,民乐县、临泽县和山丹县规上工业综合能耗分别下降4.5%、2.2%和0.5%。
三、工业用电量快速增长
2024年,全市工业用电量38.2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2.1%,同比增长19.4%。七大高耗能行业企业用电量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7%,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用电量呈较快增长态势,分别同比增长3.1倍、1.2倍和12.1%。
四、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高耗能行业企业拉动作用较强。从占比看,高耗能行业企业能耗占全部规上工业能耗的81%;分企业看,全年累计综合能耗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16家,占全部规上工业户数的5.9%,但能耗总量占比达到87.1%。2024年,高耗能行业能耗同比下降2.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下降1.9个百分点。
(二)规上工业用电增长较快。受重点耗能企业用电量增长拉动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3.8%。在规上工业用电量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工业行业能耗(等价值)较快增长,对能源消费总量、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实现带来更大压力。
五、相关建议
(一)加强重点高耗能企业管控。重点高耗能工业企业对全市能耗的影响较大,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高耗能企业管控,加强“两高”项目管理,将各项节能减排措施落到实处,挖掘存量项目节能减排潜力,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二)加强重点县区预警监测。全年部分县区规上工业电力消费增长较快,致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等价值能耗增长过高,对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产生不利影响,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高耗电企业的能效管理,特别是硅冶炼、铁合金企业的节能监管力度,做好预警监测工作。
(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等价值能耗增速高于增加值增速9.8个百分点,差距较大,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低耗能、高附加值产业的支持力度,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为完成能耗强度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