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2019年张掖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日期:2020-03-16

2019年,张掖市各级党委政府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立足资源禀赋和农业基础优势, 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健康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125.99亿元,一产可比增长5.8%

一、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一)农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农作物播种面积447.23万亩,增加9.43万亩,增长2.15%,粮经饲种植结构调整为67.9727.035.00

一是粮食作物面积“夏增秋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3.98万亩,减少6.64万亩,下降2.14%。夏粮面积115.08万亩,增加5.05万亩,增长4.59%;秋粮面积188.9万亩,减少11.69万亩,下降5.83%。粮食作物主要品种播种面积“一增三减”,大麦面积34.94万亩,增长20.66%,小麦、玉米和薯类面积分别为61.44万亩、156.230.12万亩,分别下降3.03%4.57%5.98%

二是主要经济作物“三增一减”。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20.91万亩,增加3.35万亩,增长2.85%。其中,蔬菜面积37.29万亩,增加8.3万亩,增长28.59%,药材面积27.27万亩,增加0.14万亩,增长0.51%,其它制种面积13.9万亩,增加4.68万亩,增长50.78%,油料面积34.78万亩,减少10.87万亩,下降23.8%,油料、蔬菜、中药材和其它制种面积占到经济作物面积的93.67%。近年来,棉花和甜菜面积调整幅度较大,棉花面积由2013年的0.81万亩,减少至194亩,甜菜面积由2013年的0.49万亩,增加至1.01万亩。

三是青饲料播种面积大幅增长。青饲料播种面积22.34万亩,增加12.71万亩,增长132.04%

(二)农作物生产形势总体较好

粮食产量获得全面丰收,夏秋粮食单产均有增加,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89亿公斤,减少7226.27万公斤,下降0.51%,单产456.95公斤,增加7.4公斤,其中:夏粮产量4.32亿公斤,增加1937.26万公斤,增长4.7%,单产375.22公斤,比上年持平略增,秋粮产量9.57亿公斤,减少2659.89万公斤,下降2.7%,单产506.74公斤,增加16.26公斤,秋粮产量因面积减少减产5731.81万公斤。

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经济作物产量总体增长,除油料因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外,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均呈现增长。以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等农产品增产幅度较大,蔬菜产量达到11.58亿公斤,增长9.12%,蔬菜制种产量1260.68万公斤,增长44.57%,药材产量1.03亿公斤,增长0.29%,油料面积下降,但全年产量达到5047.07万公斤,水果产量6747.13公斤,增长8.58%

(三)特色优势产业凸显活力

一是戈壁农业后劲十足。持续推进以戈壁农业为主的丝路寒旱农业,带动设施农业快速发展,根据《2018-2022年张掖市戈壁农业发展规划》,2022年全市发展戈壁农业12.7万亩,现已建成甘州区发年、绿涵戈壁农业产业园,临泽县食用菌产业园、黄家湾漫滩戈壁农业示范园,高台县新绿达、青草湖戈壁农业示范园,民乐县海升集团、县农投戈壁农业示范园,山丹县千亩戈壁蔬菜产业示范园和山丹县食用菌产业园等10个戈壁农业千亩示范园。

二是制种产业回暖明显。玉米制种亩保产值增加200-300元,以玉米制种和蔬菜制种为主的制种面积回升明显。全市制种面积115.71万亩,增加20.2万亩,增长21.15%。其中,粮食制种面积101.81万亩,增加15.52万亩,增长17.99%,粮食制种中玉米制种面积92.17万亩,增加12.07万亩,增长15.07%,玉米制种占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0.61%,占制种总面积的比重达到79.65%。以蔬菜制种为主的其他制种13.90万亩,增加4.68万亩,增长50.78%,制种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由21.82%上升为25.87%

三是设施蔬菜发展较好。全市设施种植面积8.8万亩,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占到83.7%,设施蔬菜面积和产量均呈现大幅度增长,设施蔬菜面积7.37万亩,产量2.25亿公斤,分别增长48.3%48.8%,设施蔬菜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蔬菜面积和产量的19.8%19.4%。日光温室4.64万亩,产量1.36亿公斤,塑料大棚3.2万亩,产量1.16亿公斤,设施食用菌产量达到1.5万吨,增长34.43%

(四)畜牧业生产保持健康发展

畜牧业规模效益向好趋势继续保持,肉牛肉羊养殖效益平稳上升,生猪调控效果明显,产能出现回升,价格高位回落。大牲畜存栏达57.59万头,增长5.04%;牛存栏53.36万头,出栏25.15万头,分别增长6.18%10.95%;猪存栏42.88万头,出栏63.19万头,分别下降13.13%3.41%;羊存栏294.43万只,出栏255.97万只, 分别增长5.11 %6.61%;禽存栏409.96万只,出栏652.23万只, 分别增长1.15%和下降7.49%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振兴基础仍然簿弱。近年来,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但沿山靠滩区域农业发展基础条件依然薄弱,对农户稳定增收的支撑不够。产业与贫困户结合不够紧密,富民增收产业基础还不够稳固,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

二是生猪生产形势仍需关注。生猪产业的短板和问题依然存在,生猪存栏出栏仍然处于下降趋势,虽然能繁母猪止降回升降幅收窄,但生猪补栏不足稳产保供压力较大,猪肉市场供应阶段性偏紧和猪价涨跌调整态势仍将延续。

三是粮食产量出现连年下滑。全市粮食产量连续十五年增产以来,从2016年连续四年下降,今年,粮食单产虽然增加,但因主要品种小麦、玉米和马铃薯播种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四是寒旱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区域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小、品种多、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大部分龙头企业资金和技术实力较弱,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带动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的作用不明显。

三、意见建议

一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持之以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为核心,发展优势产业、盘活资源资产,增强造血功能。以“生态宜居”为目标,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乡风文明”为主题,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以“治理有效”为保障,纵深推进综合治理,以“生活富裕”为根本,不断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要找准定位,因村制宜,抓住机遇,用好政策。要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落实责任体系,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起来,多措并举,全面发力,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加强第一书记、党员干部带动示范,摒弃“争当贫困”“不愿脱贫”的不良风气。继续引导更多优势资源向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与贫困群众密切相关的领域集中,大力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加大对引领群众致富的能人、合作社、企业资金扶持力度,激发扶贫“造血”潜力。提升脱贫质量,严格贫困退出验收标准,严把退出程序关,坚决杜绝未达标先退出、数字脱贫等现象。

三是切实保证粮食生产安全。近年来,在价格和种植效益的带动下,主要经济作物呈现逐年扩大趋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出现下降拐点,稳定增产的难度也在加大。全市粮食产量由连续增产转为连续下降,今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继续减少,粮食总产量继续下降,以玉米制种为主的粮食制种产量占到了粮食总产量的38.2%,若剔除粮食制种产量,人均粮食仅有695公斤。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有效供给,就要稳定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增强粮食安全大局意识,保证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四是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根据市场规律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面积,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使粮经饲三元结构协调发展,达到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加大订单农业种植面积,积极培育中药材、马铃薯、食用菌、林果等特色产业,不断发挥玉米制种、畜禽养殖、高原夏菜三大优势主导产业的优势作用。加快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培育饲草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以养带种、牧林农复合、草果菜结合的种植结构。

五是加快丝路旱寒农业发展。以发展具有张掖特色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主导,把发展戈壁农业作为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和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有效抓手,坚持粮经饲统筹,在做大做强“四个百万”工程,做精做优“六大区域特色产业”上持续用力。加快产业规划布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培育壮大主导优势产业,全力提升张掖玉米种子、张掖高原夏菜、张掖肉牛品牌影响力。继续实施农产品“西出东扩”战略,扩大全市供港澳蔬菜基地面积。大力推进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积极探索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六是加快生猪生产市场供给。非洲猪瘟疫情和禁养区政策将拉长整个生猪产业周期,要做好疫病防控,掌握生猪产销形势,引导养殖户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投资,保持养殖均衡生产、有效供给,促进生猪市场供给总量平衡。扶持生猪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饲养,支持养殖户和龙头企业引进良种、繁育良种,扩大和提升养殖规模和水平,促进生猪生产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