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张掖地区志(远古-1995)上卷·第三编 经济(一)》

来源:《张掖地区志(远古—1995)上卷》日期:2022-06-15

第七章 金  融


第二节  货币(一)


一、古代货币

张掖的货币历史同中华民族的货币史息息相关、同步发展。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就已使用贝币。到〔春秋〕〔战国〕时期,内地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为满足商品交换的需要,相继出现布、刀等形状的铜铸货币。当时一些商人经张掖去西域经商,内地的布、刀币便流入张掖。

〔秦〕〔汉〕时期所铸“秦半两”“白金三品”“五铢钱”大量流入。“五铢钱”由于大小得体,轻重适宜,携带方便,受到百姓和商人的欢迎。

〔南北朝〕时期,中西贸易日趋频繁,张掖除流通〔魏〕五铢钱、〔北周〕的布钱、五行大布钱外,还流通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和波斯(今伊朗)国的金银铸币。1970年在张掖大佛寺的金塔殿殿基下,发现〔明〕正统六年(1441年)建殿时放置的舍利石函,内有波斯银币、珍珠、八卦银盒、玉雕、古代货币等。其中有5枚波斯萨珊王朝(226~651年)的银币,证明西域诸国的金银币在张掖流通数量多、范围广、时间长。

〔隋〕〔唐〕时期,中西贸易发达。隋朝,“西域诸国,多至张掖,与中国交市”。至唐朝,张掖因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襟带西蕃,葱左诸国,商旅往来,无有停绝”,经济贸易空前繁盛,成为“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中西贸易市场。这一时期张掖流通的货币中,金银所占比重较大,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内地发现这一时期的波斯银币,多由张掖流入。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于公元581年所铸新五铢铜钱(又称“开皇五铢”)和〔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所铸开元通宝亦通过张掖大量流入西域诸国。

〔西夏〕时期,流通于张掖的钱币种类繁多。〔西夏〕建立前,张掖就流通〔北宋〕钱币。〔西夏〕政权建立后,为适应商业贸易的需要,自铸〔汉〕文和〔西夏〕文钱。汉文的有“天授通宝”“元德通宝”“元德重宝”“天盛元宝”“乾祐元宝”“天庆元宝”等;〔西夏〕文的有“福圣宝钱”“大安宝钱”“贞观宝钱”“乾祐宝钱”等。但由于〔西夏〕少铜,币材缺乏,所铸钱

币数量有限,因此大量吸收宋朝钱币在境内流通。在〔西夏〕统治张掖的200年间,〔西夏〕钱币始终没能取代宋朝钱币的主流地位;在张掖流通的还有北方金王朝铸造的正隆元宝、大定通宝等。形成多种货币长期并用的局面。

两〔宋〕时期,所铸钱币的品种和数量都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不仅每换一个皇帝要铸钱,就是同一个皇帝每改一个年号也要铸钱。钱文书体变化多样,真、草、隶、篆行齐备,所铸铜钱在张掖均有流通。比较常用的有“宋元通宝”“太平通宝”“淳化通宝”“至道通宝”“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通宝”“天禧通宝”“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祐元宝”“至和元

宝”“嘉祐元宝”“治平元宝”“熙宁重宝”“元丰通宝”“大观通宝”“建炎通宝”“绍兴元宝”等。在张掖黑水国遗址及河西各县(市)发现的窖藏货币中,宋朝铜钱的品种及数量最多。这时期白银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货币性能增强,不但用以贮藏,亦被大量用作支付。除散碎银子外,还被铸成5两、10两的银锭,俗称“元宝”,用以流通。

元朝的货币以纸币为主。〔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印制以银为本位的中统宝钞(全称“中统元宝宝钞”),面额有10文、20文、30文、50文、100文、200文、300文、500文、一贯、二贯十种。宝钞既可流通,也可向设在各地的兑换机构兑换白银,每2贯兑换白银1两。张掖商贸发达,在张掖设有宝钞兑换点,宝钞和白银通用。到至元年间,又印发“至元宝钞”,与中统宝钞一并流通,后因宝钞超量发行,现银准备不足,导致物价大涨,宝钞严重贬值。从武崇至大三年(1310年)起,复行铜钱。先后铸“至大通宝”“延祐元宝”“至正通宝”,与宝钞并行。〔元〕末,朝廷为保军需,无限额印发宝钞,致使宝钞无法流通。当时的张掖百姓,多以铜钱和金银为货币。

明朝,朝廷将本朝所铸的钱币统一规定叫“制钱”,以前各代所铸钱币统称“旧钱”。朱元璋称帝后,即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铸造洪武通宝钱,行使各地。从洪武八年(1375年)起沿袭元朝币制,推行钞法。令中书省印发统一的“大明通行宝钞”,分100文、200文、300文、400文、500文、一贯六种。〔明〕成祖永乐六年(1408年)至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年)铸“永乐通宝”“宣德通宝”“弘治通宝”钱与“大明通行”宝钞并行。

后因“大明通行”宝钞发行无度,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于嘉靖年间停止使用,从此恢复使用铜钱,铸造“嘉靖通宝”“隆庆通宝”“万历通宝”“天启通宝”“崇祯通宝”等钱。上述铜钱和宝钞都曾在张掖广泛使用。万历九年(1581年)改革税制,各项税收改实物交纳为征收白银,市场上又开始使用白银,与铜钱并行。〔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张献忠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成都称“王”,国号“大顺”。为发展经济,巩固政权,铸造

“大顺通宝”,尽管该币铸造发行数量有限,仍通过民间贸易流入张掖(张掖市博物馆藏)。

清朝,推行铜钱、白银平行本位,钱银并行。大额支付用银,小额支付用钱。自顺治到宣统200多年间,所铸的十种年号钱,即“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咸丰通宝”“同治通宝”“光绪通宝”“宣统通宝”都在张掖大量流通。自乾隆以后,铸币数量越来越多,版别亦杂,钱币质量逐渐下降。

咸丰三年(1853年),甘肃宝巩局奏准开炉鼓铸大钱,初铸紫铜“当千”“当五百”咸丰元宝,因钱过重,很难通行。后改铸“当百”“当五十”黄铜大钱。同治元年(1862年)甘肃宝巩局铸行:“同治重宝”,为小钱,分“当十”和“八分”两种。到光绪后期,铜铸钱在张掖逐渐退出流通,代之而起的是银元、铜元和纸钞。银元应市,始于清朝中期。最早见于张掖市面的银元,是通过对外贸易输入的外国银元,有西班牙、英国、法国、墨西哥等国制造的。其中墨西哥“鹰洋”制作精良,成色佳、重量足,被视为标准货币,在张掖流通使用很广。《新修张掖县志》记载:光绪十三年(1887年)“中国自制银币,面有龙形花纹,俗沿鹰洋之称呼为龙洋,每元重库平银7钱2分,张掖市面早已通用”。

铜元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王朝在广东用机器锻压的机制铜币——“光绪元宝”。该钱用紫铜为原料,圆形无孔,制作精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掖市面出现福建、江苏、江西、山东、河南、湖北等省局制的“光绪元宝”,这些铜元虽大小相同,但图案花纹五花八门,文字排列各异,版本繁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统一币制,改制全国统一规格的“大清铜币”,代替光绪元宝。这两种铜币在张掖都曾广泛使用。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甘肃省创办省官银钱局,发行500文、1000文两种钱票和一两、二两两种银票(又称“龙票”)。宣统元年(1909年)张掖设立官银钱局,龙票通过该局流通于张掖,因其信誉较好,颇受百姓欢迎。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