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志书篇幅研究析论(二)

来源:日期:2018-08-08


     莫艳梅认为,控制志书篇幅认识的误区包括: 控制志书篇幅有明文规定,应该认真执行; 控制志书篇幅字数是符合实际的,至今没有过时; 志书篇幅过长与文字不精炼直接相关; 志书篇幅过长妨碍志书的阅读使用; 志书篇幅关乎志书的质量与持续发展。 ① 她所说的误区,就是错误认识。其所列的这些观点是否均为误区,可以分别来讨论。前两点是针对中指组一度规定每部县志控制在 30 万 ~50 万字规模而提出的,以有限的数字对全国志书一刀切要求显然不当,判定其为误区,言之有理。第三点所说宜酌,志书篇幅长短,未必与精炼直接相关,这本是人所皆知的常识,但设定观点时对志书篇幅使用了 “过长”的限定词,由此断定其与 “文字不精炼”直接相关,就未必正确。说任何一部篇幅 “过长”的读物阅读使用起来不便,这样说并不过分。

最后,说 “志书篇幅关乎志书的质量与持续发展”是误区,却不宜一概而论,要看设立在什么前提上。志书篇幅过大或过小,都是不合度,不合度的志书篇幅,当然是质量不高的一个表现,也影响到志书的持续发展,这也不须作什么高深的论证。讨论中使用了一个 “过”字,已经将问题做了定性,这也说明了论者承认志书篇幅关键的问题在于适度。讨论中出现置关键于不顾,舍本逐末的情况,是论者对控制篇幅先入为主持否定之见,对不同观点不加分析地反感,如此讨论问题难以推进公识。

讨论事物的正确性有一个度,这个度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会有所变化,所以时代变化志书篇幅标准不变 (且不说原来的标准也不宜一刀切) 不当,一味强调大力控制志书篇幅也不当。但是,时代再变化,对于志书篇幅来说仍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否则就无法操作,也无法进行质量评判。讨论这一问题的误区,出在设定问题时,不将重点放在何谓 “过”上,而将着眼点放在篇幅与质量挂钩绝对化,将篇幅长短绝对化,使讨论变成文字游戏。如颜越虎提出: “在许多人的脑子里,篇幅短的志书就是优秀的志书,篇幅长的志书就是相对次之。而实际上情况往往不是这样。” ②

所谓篇幅长短是相对的,光凭长短论优劣,就等于没有标准。两部志书分别为 120 万字和 150 万字,不看内容没有办法评判孰高孰低,而现时的情况与颜越虎所说恰恰相反,确实有一种认识,是以为志书厚才能说明劳动强度大、成果著,以厚薄论业绩。

莫艳梅指出: “总的看来,篇幅长的志书不一定不好,篇幅短的志书不一定就好,关键看质量,片面地强调控制志书的篇幅是不对的……” ③ 结论是正确的,强调不 “片面地强调”控制篇幅,恰恰说明了有必要正确地控制篇幅。既然如此,理论上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讨论如何正确控制志书篇幅及何谓适度上。但她转而提出 “一般而言,篇幅过小的志书与篇幅较大志书相比,后者在资料性方面会更有把握” ④ 。此命题使用 “篇幅过小”而不是 “篇幅短”的提法,本身就绝对正确。但只说 “篇幅较大”而不说 “篇幅过大”,就反映了论者有倾向性而未免有失公允。

莫艳梅的文章中还说道,“仓修良教授提出: ‘现在看来,用数字来控制县志的编修不是个好办法。要修一部内容丰富的好志书,没有一定字数的保证确实是困难的。因为现在志书要记载的内容确实很多,这是社会发展后整个社会生活内容丰富的实际所决定的。如今的社会内容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要多上几倍几十倍,没有百万字数确实难以容纳。’” ⑤ 对于 “用数字来控制县志的编修不是个好办法”的提法,笔者认为还是应该讨论的,问题在于打算控制哪方面,如何控制。

在众手成书的新方志编修模式中,不提数字的组织编修,可以肯定不是个好办法,没有哪部新方志在策划时不提数字目标的。仓修良说到的 “百万字数”也是一个数字目标,对此,必须看到两个方面,一方面,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并非从表面上就可以成比例地进行量化。另一方面,要看到志书篇幅必须控制,控制的合理性在于适度。这个度是多少,正是方志理论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应该引入讨论。

三 控制志书篇幅适度应重在内修

研究控制志书篇幅的方法,大体有两种观点,外施压力与内求精炼,即外部提出要求与编纂者提高自我控制意识和能力。有论者认为,解决志书篇幅超大问题,要通过规定与压力来解决。陈枫提出,控制篇幅冗长的内部原因,如文字前后重复之类,在不超标的志书中也是没有 “合法地位”的,应作为质量问题去专案处理,造成志书篇幅严重超标,真正的主要原因不在志书之内,而在志书之外,主要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制定志书编纂方案时没有明确志书的篇幅规模; 志书评审会上较少郑重提出志书篇幅超标的问题; 省、市两级在送审志稿的审批文件上没有对篇幅严重超标提出限制; 修志人员认为志书部头越大越气派。

此四个原因中,前三者是客观原因,最后是主观原因。结论是: “不难看出志书篇幅严重超标的根本原因是,大家都没有把志书篇幅规模作为一个必须完成的指标来对待。如果把志书的篇幅作为志书质量评比的一个条件;如果实行 ‘篇幅超标’一票否决权; 如果在志书出版前的几个程序 (环节) 上,都能严格认真地把住篇幅关,也许就不会形成今天这种局面。” ① 试想,实行篇幅超标一票否决之后,又下达了指标,修志人从何入手去瘦身,当然还得找出造成篇幅过大的具体方面。有外部压力当然好,没有外部压力时,质量问题同样要处理。

在新方志编修之初,为何有了规定还不能执行? 所以,不应该将解决问题全赖于规定,问题在于是否确立质量观。依照规定把关的方式类推,是否实行事以类从、生不立传的否决权? 当然不必要,靠的是对问题的认识和执行。将原因归结于 “在制定志书编纂方案时没有明确志书的篇幅规模”,这一立论是正确的,面对一部众手成书的志书,没有理由不在组织编纂时不提出篇幅规模,关键是,明确多大的规模才是控制篇幅要讨论的问题。包括评审会上提出志书篇幅超标问题、送审志稿提出限制篇幅问题,关键都涉及篇幅规模多大才是限制的量。不管外施压力有多大作用,还是应以内求精炼为主,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未取得志书篇幅适度的公认标准之前,同样可以采取一些控制篇幅的措施,这样既体现方志作为一种成熟体裁的自我适应性,也是成熟的修志人员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探索控制志书篇幅的度与掌握控制志书篇幅的技巧,应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影响志书篇幅大小,有客观与主观原因。所谓客观就是记述对象所决定,所谓主观就是编纂认识所决定。

前者只能说是在一般情况下的规律,例如,省志比市志篇幅要大,市志比县志篇幅要大,综合志比部门志篇幅要大。后者情况较为复杂,如有从编辑的角度提出: “稿件质量好,编辑加工深,冗余信息小,文字精炼的志书体量比编辑加工粗糙、文字拖泥带水的志书体量小。” ②新方志书字数为何居高不下,从首轮志书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借鉴。志书篇幅庞大,固然有自身特定的一些原因,例如有的地方有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料积淀丰富。但是,仅此并不能决定整部志书篇幅就一定很大。

那么,具体分析,造成志书篇幅过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胡乔木在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闭幕会讲话中专门讲到 “地方志的分量”,此后有论者提出系统控制志书分量的具体意见,看来更注重于体例操作上的问题,其中也有纯技术性的,对于资料选择不严造成篇幅膨胀的情况却未见提及,而这恰恰是讨论志书篇幅应不应控制的主要原因。

拙作提出,造成志书篇幅过大的原因,一是重复记述,同一件事物,一堆数字,在概述 (总述)、大事记、正文乃至附录中反复出现,甚至在正文多处出现 (如名胜古迹,可能反复出现于文物、建筑、旅游资源、宗教等处; 林木情况,可能反复出现于自然资源、林业、科技以及当局重大决策等处),重床叠屋; 二是冗文空话,鉴于志书使用章节体,记述事物看似层次分明,系统完整,实际上为了承上启下,铺陈过度,有不少冗文空话,这也是造成篇幅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套话及属于解释性的虚话、废话也占了不少篇幅; 三是记述过详,从宏观上没有把握恰当; 四是题外之话,一些志书用了很大篇幅记述工作过程、办事程序、背景材料; 五是评述冗长不当,此外,还有其他原因,如延伸内容不当,排版格式不当 (如制表太疏) 等。 ①

现在看来,这一论述虽涉及资料内容及记述程度,但还未涉及深层次的问题,即从当代志书的功能考虑,对收入志书资料是否有什么标准; 从当代志书的体例考虑,对收入志书资料是否该如何把握范围去研究。也就是说,从更高的层面去考虑志书篇幅大小如何适度及如何控制的问题。如有的志书辑入篇幅庞大的调查报告,信息量固然大了,而志书体例却受到影响,应考虑找一更妥当的方式,将调查报告另行结集,同样既可以存史,又不致自扰志体。

方志繁本与简本的争论或者还会继续下去,而修志实践不会因此而停步,在此背景下,志书编修形式多元化不失为一条出路。针对地方志应力求精炼与地方志资料应尽量充实些的要求,黄勋拔提到 “简志加丛书”的形式,即编一本简志,另加一套丛书, “能够适应各个层次的需要,让其各取所需”,他认为 “探索问题,思路可以活些,大胆些,付之实施,必须慎重” ② 。

1996年,李铁映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 “修志为用,用志方法要改革”, “志书可以分门别类,分别出一些精装本、普及本和简写本,满足多方面的需要” ③ 。在第三次工作会议上,他又提出: “为了扩大志书的读者面,方便领导查阅和群众阅读,各种志书还要出简本,要搞干部读本和群众读本,使之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案头卷和群众的家藏书,从而为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赢得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形势。” ④ 对此有响应, “编纂不同结构和篇幅的省级志书,以满足对省级地情资料的不同需求,这正是第二轮 《广西通志》决定编纂多部本 (74 部) 的同时,又编纂多卷本 (6 卷) 《广西通志 (1979—2005)》的基本考虑和出发点” ⑤ 。多部本与多卷本省志共同之处都是省级地情志书,最大的不同从形式上说是繁本与简本,从内容上说前者是各部相对独立而后者是全志一体。2016 年,广东省启动了省志简志单卷本的编修工作,计划在两轮省志共1 亿字的内容基础上,重修省志简本,控制在百万余字 (其中文字数控制在1 百万字),这也是一种试验,旨在加强志书的服务功能。成效如何,尚须拭目以待。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