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张掖综合年鉴2011-2012 ·临泽县(二)·》

来源:张掖综合年鉴2011-2012日期:2023-07-31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全面落实中职生减免学费政策,职普教育协调发展。2012年有普通高中1所,招生1079人,在校学生数3284人;职业中学1所,招生726人,在校学生数1890人;初级中学3所,招生1746人,在校学生数5716人;普通小学87所,招生1289人,在校学生数7673人;幼儿园80所,在园幼儿4049人。全县3-5岁幼儿入园率96.8%;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全县初中适龄少年净入学率达99.1%,巩固率达99.3%。中小学已配置微机2516台,建成多功能教室496个(其中,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73个)。全县中小学97%以上的教学班实现多媒体进教室,95%的学校实现“班班通”。中小学生机比11.2:1,师机比1.6:1,宽带网络覆盖率100%。2012年高考重点本科录取率突破10%,二本及以上录取率42.5%,高考录取率99.17%,高于全省平均线25.17个百分点。

科技支撑  2012年,全县各企业共引进应用科技成果和技术21项,在四化示范村建设和科技兴农中,重点引进21项新技术和35个农、林、牧新品种,建立各类科技示范点10个。

文广卫生事业  2012年,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工团各1个,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35300户,新增700户,入户率86%。两年共播出广播新闻5911条,电视新闻4440条,制作专题51部,开设各类专栏8个,放映电影2508场。全县新建、扩建村宣传文化室7个,累计达58个,占总村数的81.79%。

卫生事业  2012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9个,卫生技术人员68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7人,实有医疗病床795张。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34479户,118839人,参合率98.45%;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200元提高到240元;共为11940名参合住院患者报销医药费2512.74万元,全年享受新农合大病补助人数445人,发放大病补助金249.14万元;新农合门诊报销人数294125人,报销门诊资金756.39万元。

体育事业实施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组织开展新春全民健身大拜年活动、元旦春节百万农民健身活动、社区健身项目展示赛等体育比赛。成功举办第十一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临泽段比赛、张掖市第三届运动会高中组篮球比赛、首届环大沙河景区山地自行车比赛等大型赛事活动。全县两年共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娱乐活动253次,参加人员7.7万人。在张掖市第三届运动会上,获金牌11枚、银牌2枚、铜牌24枚。

城乡居民生活  2011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75元。全县在岗职工年工资总额27845.3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3284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平方米。2012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43元,比上年增加20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92元,比上年增加1117元。全县在岗职工年工资总额35343万元,同比增长26.9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1376元,同比增长24.3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1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8%。为城乡低保、五保对象和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保障金2122.76万元,发放临时物价补贴309万元。严格执行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制度,为城镇住房困难户发放补贴208.9万元。截至年底,97.16%的适龄农业人口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为农村老年人发放养老金1113.08万元。为企业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2452万元;为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77.97万元;为住院患者支付医疗费用788万元;为工伤职工支付工伤保险费用297.3万元;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912人,共为生育夫妇支付生育保险费用18.9万元。全县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1%,其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均达到100%,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1%。

生态环境  2009年春,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调研,科学论证,全面启动实施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该工程以河道治理、路桥配套、景观建设、房产开发、产业布局为重点,按照“三期四段”的思路分步实施建设。第一期对城区地段3公里进行建设,形成临泽东入城口新的景观带;第二期对工业园区至高速公路桥6公里进行建设,形成新型房地产开发带和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带;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建成蓄水湖面1300多亩,泄洪明渠1.67公里,绿地12.8万平方米,景观大道4公里,栽植花草树木70万株,修建五湖桥、揽月桥、祁连桥3座跨河大桥,奥瑞金广场等4个休闲广场,5处亲水平台,设置了七彩华灯、音乐喷泉、主题雕塑、石林碑刻等一系列特色人文景观。第三期对南至梨园口和北至黑河交汇处两段38公里进行产业布局建设,形成具有临泽特色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奶肉牛规模养殖区、精品蔬菜区、高效林果区。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全面展开,集新的城市开发区、新型工业区和旅游休闲区为一体的大沙河开发区初步形成。3公里丹霞大道完成建设并亮化,架设路灯99盏,丹霞山景观亭、丹霞广场风情园及水上休闲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城区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增绿地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1.5%,人均新增绿地面积4.4平方米,城区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27.11平方米。城区供热面积达112.45万平方米。全县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下达指标以内。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以生态文明引领新农村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深入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湿地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生态治理工程。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绿洲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工业生产】2011—2012年,全县工业经济以实现转型跨越为目标,以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为方向,按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特色产业挖潜扩面、新型产业贴近跟上”工作思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培育产业集群,精心打造发展平台,狠抓工业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稳步推进。2011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8.29亿元,拉动经济增长8.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6.25亿元,实现利润8245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降低8.8%。2012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9.81亿元,同比增长25.3%,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全县1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销售收入上亿元的12户;税收上千万元的企业2户。

资金争取  围绕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六大行动计划专项、信息化产业发展专项、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省级发展专项、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小企业等帮助企业申报项目35项,争取项目资金达1.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项目7项(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1项、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项、淘汰落后产能财政奖励资金1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补助资金1项、关闭小企业补助资金3项)、省级财政资金项目3项(省六大行动计划专项补助资金1项、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2项)。

(撰稿:牛学伟  刘彩花  赵海忠  审稿:田吉  张勇)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