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张掖综合年鉴2011-2012·农业》

来源:日期:2019-05-09


《张掖综合年鉴2011-2012·农业》

2011—2012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以生态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农业大市建设,按照“发展生产保供给,提高效益增收入,提升能力促转变,防范风险保安全,改革创新增活力”的基本思路,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力促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在节水上下功夫、绿色上做文章、特色上谋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大市建设进程,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成效明显。2012年底,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81.87亿元;全年粮食总产量123.5万吨;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504元。

【农业生产】2012年,全市坚持突出特色抓调整、适应市场抓调整、围绕增收抓调整的原则,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将特色优势产业规模调大、结构调优、效益调高。全市农作物正茬播种面积348.68万亩,比上年增加7.57万亩,增长2.21%。其中粮食作物(含粮食制种)258.06万亩,比上年增加5.45万亩,增长2.16%;经济作物86.55万亩,比上年增加2.03万亩,增长2.4%;耕地种草4.07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粮经饲比例为74∶25∶1。省上重点扶持的“六大”产业中,制种产业面积达121.56万亩,与上年持平,其中制种玉米面积达102.53万亩,增长3.33%;马铃薯面积47.63万亩,比上年增加2.29万亩;落实瓜菜种植面积53.01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6.82万亩,增长14.8%;中药材面积达20.52万亩,同比增加7.06万亩,增长52.45%。

【农业三大工程】2011—2012年,张掖市继续全力以赴抓好“农业三大工程”建设,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工程、中国西部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坚持以规模化布局创优产业基地、以标准化生产创优产业品牌,以产业化经营创优产业效益,以园区建设为引领,做强现代种业、做精现代设施农业、做深马铃薯产业。

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工程立足资源禀赋优势,牢牢把握各类利好政策叠加机遇,积极推进玉米制种“四化”基地建设,培育骨干龙头企业,稳步扩大基地规模,切实加强市场监管,精心打造质量品牌,种子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市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占农民收入比重最大、农业效益最为显著的支柱产业。2012年全市杂交玉米制种面积102.53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2.53%;总产量达4.6亿公斤;通过土地流转,建设“四化”杂交玉米种子繁育示范基地10.7万亩;标准化玉米种子生产技术推广实现全覆盖;新建种子加工线25条(玉米果穗烘干线12条、籽粒烘干线11条、加工包装线2条);全市新配套玉米播种机械622台,占目标任务400台的156%;全市平均合同价格折合亩产值达2500元,较上年亩增100元,玉米制种总产值将超过25亿元。编制完成《张掖市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规划》《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规划》两大规划。成功承办农业农村部、中国种子协会在张掖召开的现代制种基地建设现场会和中国(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研讨会。

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工程2012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47.63万亩,较上年增加5.7%;建成原良种繁育基地5.44万亩,占计划任务的23.6%;生产微型薯2500万粒,建成万亩

2011年引进推广的马铃薯新品种

示范乡16个、千亩示范村28个,推广引进马铃薯新品种5个,建立示范点30个,示范面积1.8万亩;集成推广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18万亩。全市共新增贮藏能力1.1万吨,为计划任务的110%。

其中山丹县0.5万吨,民乐县0.6万吨。全市新购进马铃薯种收机具107台,完成机械化种植面积34.2万亩,机械化水平达76%;建立机械化收播示范点17个,完成示范面积1.63万亩。

现代农业示范工程甘州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2010年3月启动建设以来,市、区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整合资金力量,加强规划指导,加快建设“一区三基地”(以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为核心区,以优质制种、优质畜牧、优质果蔬为三大产业基地)。在核心区,累计完成投资12.84亿元,土地整理、道路改建、渠道衬砌、住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全面推进,累计硬化道路53.5公里,衬砌渠道47.9公里,埋设管道49公里,整理土地3.1万亩,建成小康住宅2990户,流转土地4500亩;开展农、林、牧、节水等科技试验示范项目300多项,高标准连体智能温室、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现代农业信息化支持系统已投入使用;登海种业高标准种子加工生产线、3000头良种奶牛繁育示范场等项目陆续入园,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样板作用日益显现。在辐射区,优质制种、优质畜牧、优质果蔬三大产业基地稳步推进,2012年全区共建成标准化玉米制种基地55万亩,肉牛饲养量达54万头,优质果蔬基地面积达23万亩,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支撑能力、标准化生产水平等同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农业科技推广】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部署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

围绕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全市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抽调7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蹲点开展技术服务,围绕制种玉米等重点产业和农田节水等高产高效技术,共建立实验示范点101处,开展试验示范430项(次)。

建成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20个

辐射带动大面积增产措施的落实。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18.54万亩,其中:膜下滴灌5.98万亩、垄膜沟灌103.53万亩、垄作沟灌9.03万亩,共建立连片核心示范区30个,示范面积4.2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86.2万亩,推广配方专用肥110.6万亩,实现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以春季集中培训、科技下乡、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联乡包村挂项等活动为载体,

智能化连栋温室

组织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开展以讲政策、讲思路、讲技术为主的培训活动。至2013年底开展农民科技培训598场次,参训农民达到27798人次,开展师资培训24期,培训农业技术骨干2200多人次。

【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品牌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壮大龙头企业,开工建设中种迪卡、金玉种业4万吨种子加工,绿涵农产品保鲜有限公司2万吨果蔬恒温库,昌祺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1万吨中药材加工生产线等投资上千万元的重大项目16项,计划总投资4.8亿元,已完成投资3.92亿元。全市建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502家,通过合同、合作等方式落实原料基地229万亩,发展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大户286个,与农户签约订单额38.21亿元,同比增长11.3%;开发新产品12个,申报认证农产品品牌5个,完成技术创新和改造6项,新增评审认定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户。全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5.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实现利税2.82亿元,同比增长10.3%。

【农村经营机制创新】把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围绕现代农业大市建设,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创新农业农村经营体制机制,鼓励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2012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65.7万亩,较上年增加16.64万亩,占承包面积的

26.2%,涉及农户52709户。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以土地流转为主建设的10万亩“四化”玉米制种基地任务全面完成,共计落实10.7万亩,探索了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的农业产业化新模式。为加快土地流转步伐,稳定流转关系,进一步加强县(区)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乡镇级土地流转服务站和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点的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的建设,全市共建成7个市县(区)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6个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建成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47个、村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点488个。

农业规模化经营引导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公司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探索发展多形式、多途径、多领域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全市规模经营面积55.7万亩,占承包面积的21.9%,其中种植大户经营34.1万亩,龙头企业经营12.1万亩,合作组织经营9.5万亩,流转面积100亩以上的达1003户。2011年,全市围绕制种玉米、马铃薯、蔬菜、酿酒原料、中药材、肉羊、肉牛、瘦肉猪等产业,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83个,累计达964个。全市有甘州区上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等31家合作社被列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委(局)办公厅(室)联合发布的《全国首批66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名录》;有8个合作社被授予“全省百强合作社”称号。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入会成员4.6万人,带动农户14.8万户,占总农户的56%,拥有资产11.76亿元,年经营服务收入达10.77亿元,纯收益1.62亿元。

【农业项目建设】抢抓中央1号文件、《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意见》等国家战略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规划、《支持加快甘肃发展的意见》等区域战略实施的机遇,结合张掖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际,积极申报储备和争取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能源建设、农业生态建设、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等重大项目。共向上申报储备项目60多项,已争取批复下达项目资金4000多万元;种子加工企业通过争取国家扶持和自筹共完成玉米果穗烘干生产线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投资1.5亿元。《张掖市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和《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规划》正在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和省政府的批复,涉及项目有望落地陆续得到列项实施。

【农业行政执法】履行农业行政执法职能,开展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等行为,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围绕农村中小学乱收费、计划生育乱收费、农民建房乱收费、婚姻登记乱收费、农业用水用电乱收费、农村电网改造乱收费、农机服务乱收费等问题,深入开展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同时对加重村级组织负担问题向村级组织摊派收费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清理整改,坚持查纠并重,开展专项治理,核查取消不合理、过时的收费项目,进一步规范涉农收费行为。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全市共清理出资金资产总额22.08亿元。市、县(区)植物检疫部门对各企业引进的亲本材料进行全面复检,实施调运检疫10767批次,24.75万吨,其中办理“绿色通道”签证7231批次,检疫鲜活农产品10.82万吨。

【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监管,严禁在农产品生产、贮藏、运输等过程中使用违禁投入品,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的使用投入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重大活动、重要季节、重点区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在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共建立监测点。全市6县(区)也分别已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站(中心),全市已建设52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占全市60个乡镇的86.7%。与此同时,大力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经营模式,加快“三品”认证进程。截至2012年底,全市累计认证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46个,认定产地32处,产地规模达109.13万亩;认证A级绿色食品53个,批准产量31.44万吨;认证有机食品9个,批准产量1024吨;1个农产品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市标准化生产面积达290.7万亩,无公害生产面积221.06万亩,特色农产品生产采标率达90%以上。

监测特色农产品——谷子

【农产品营销促销】坚持以精深加工为重点、以物流服务为支撑、以市场开拓为目标,努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大力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新建绿涵、宏鑫专业合作社等蔬菜冷藏保鲜设施3万吨,进一步增强市场对鲜活农产品的调控能力。精心筛选组织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特色农产品参加兰洽会,以及组织开展产销衔接会、农超对接等活动,进一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已建成的“金农工程”信息采集发布平台、“农政通”手机短信发布平台,采编发布农产品供求、农业科技、农业突发事件应急等信息4万多条。

张掖市农业局机构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市农业局内设9个科室:办公室、人事监察科、财务审计科、发展计划科(农业区划科)、科技培训科、产业化经营管理科、市场信息科、种植业管理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绿色办公室)。

张掖市农业局领导人名录

局长:王峰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副局长:程光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胡正武(2011年1月至2011年11月)

王乐赟(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苏建东(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王勇(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

纪检组长:张永恒(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副总工:张建文(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调研员:杨崇善(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

副调研员:王艳玲(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

王岩(2012年12月)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