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多彩多姿的舞蹈

来源:日期:2021-01-28


张掖舞蹈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就已形成,距今已两千多年。

汉武帝平定河西,建立河西四郡后,将张掖的民间乐舞《文康伎》传入中原,进入汉宫。

西魏时期,常驻西凉州(州治在张掖城)的安国大商人安诺盘陀,财力雄厚,地位显赫,很受西魏王朝的器重,曾作为西魏的使臣出使突厥。他非常喜欢舞蹈,在张掖融合各民族的舞蹈,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舞蹈《安国伎》。以其优美的舞姿为世人所称道,很快便进入了西魏宫廷。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西巡张掖时,观看了张掖舞乐,又新创作了《康国伎》,带回宫廷。隋炀帝在制九部乐舞时,将张掖的《文康伎》《安国伎》《康国伎》列为国乐舞。在礼乐安邦的时代,张掖舞蹈举足轻重。

据《唐书·音乐志》记载:“立部伎唯《庆善乐》独用西凉乐,最为闲雅。”唐朝把《西凉乐舞》列为诸乐舞之首,并流传全国,这说明张掖古代舞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张掖民间舞蹈丰富多彩,久盛不衰。舞姿古朴而优美,粗犷而豪放,舞蹈动作幅度大,跳起来灵活自如,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舞姿简练,但套路复杂;语汇不多,但跳耍时路数变化多样。现代流行张掖的民间舞蹈主要有以下六种:

太平秧歌舞  这是一个群众性的广场舞蹈,每年农历正月初十至十五,千百人欢聚一起,共舞共乐,一连数日,热闹非常。此舞表演花样很多,有“四门梵香”“蛇蜕皮”“五朵梅”“长蛇阵”等。

跑牦牛舞、跑黄羊舞  是流行于汉族和少数民族聚居的祁连山一带的一种祭礼佛祖的舞蹈,故有《佛花》之称。其特点是舞者头戴牦牛和黄羊面具,尽情尽兴地狂欢纵舞。

顶碗龙灯舞  是把“顶碗”与“龙灯”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舞蹈。舞者头顶灯碗,手举龙灯,顶的灯碗是搪瓷碗,碗座上打两个小孔,用头绳系在额下,碗中点蜡烛。此舞在夜晚表演,灯、龙交相辉映,穿梭环绕,引人入胜。

顶碗舞  此舞的特点是舞蹈艺术性强,有精湛的技巧,舞姿丰富,造型优美。舞者头顶陶瓷碗,嘴叼“口条”,两手各拿一个花碟和一根系有小铜铃及红丝穗的筷子,按音乐节奏咬动“口条”,用筷打碟,敲打出一种清脆悦耳的声音。舞者还要表演跪、卧、翻、滚等高难动作。此舞经专业文艺工作者挖掘整理,于1986年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调演,荣获三等奖。

太平车舞  此舞取材于戏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张生赴京赶考,崔莺莺前往送行的一段情节。舞队共5人,即张生、书童、莺莺、红娘、推太平车的老翁。5 人围着太平车起舞,唱、念结合,根据人物此时此刻的不同思想情绪,用舞蹈语汇表现各自悲欢离合的复杂心情,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此舞通过加工整理,于1958年参加甘肃省民间文艺调演,荣获优秀奖。

灯杆会舞  这是一个大型集体民间舞蹈,场面宏大,跳舞者多达数百人,有打排灯的、举火把的、挑着灯笼跑迷宫的,速度很快,形式独特,队形变化巧妙,使人眼花缭乱,观者无不赞叹。

(曹宝龄)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