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明代张掖的关隘

来源:日期:2020-08-25

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扰掠,明王朝在西北大力构筑长城防御体系——关隘。它利用自然地形,或劈凿陡坡成山墙,或挖地成沟灌满水做成边壕。城墙多就地取材,或用砖石砌墙,或用夯土版筑。这样,万里长城翻山岭,过沟谷,穿沙漠,经戈壁,把百余座雄关隘口、千万座烽燧台墩连成一体,形成一项宛如巨龙的伟大建筑工程。在防御外族入侵,保境安民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长城的关、隘、塞、口多为防守重点,也是平时出入长城的要道。长城内多建有城、堡障、堠等防御建筑物,用以驻兵防守。

明朝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比较严密:

长城沿线设九“镇”,每镇约有士兵10万,由总兵管理,守卫所辖长城。甘肃镇住兵11万,镇治张掖。

关城和隘口为长城线上的重要据点,其中,主要的设守备把守,次要的设千总把守。据《甘州府志》记载:“硖口关明代驻守轮戍兵2028名,实有兵702名,马120匹。”

堡或小城为长城防御线上的基本单位,设百总把守或把总把守,守兵约百人。

烟墩或墩台为用火报警的军事设施,每墩有5人把守。

敌台或敌楼是骑墙的墩台,有数人至二三十人守望不等,并可作为储存弹药、武器的处所。

长城的关、塞、隘、口非常多,是长城防守的重点。张掖境内的长城关、隘主要有双井堡、胭脂堡、镇夷堡、山南关、铁门关、红寺山关、硖口关、扁都口关等。

双井堡  明代西部长城线上的一条关隘,位于甘肃镇肃州卫(今酒泉市)以东、高台县城西北85公里。清代在此设双井堡营。据《秦边纪略》记载:“双井堡,大道平原,边颓壕壅,交衢行且危疆也。”

胭脂堡  明长城甘肃镇重要关堡,设在黑河北岸,长城南侧,距甘肃省高台县城西北30公里,在明代,是甘肃镇肃州卫的一处关隘。

镇夷堡  是明甘肃镇所辖的一处重要关隘,位于今甘肃省高台县西北60公里,堡北有镇夷峡,是弱水(今黑河)西流的惟一孔道。明洪武年间驻兵1500人左右。

山南关  位于甘州区城区东北10公里的人祖山口,是明长城甘肃镇的重要关隘之一。山南关是古代河西走廊通往蒙古的要隘,关北山绝顶建有烽火台。

铁门关  明代的铁门关就是晋代之三门关,它是万里长城甘肃镇山丹卫的一处关隘,设在明长城以北山口,在今甘州区城东50公里,山丹城西北15公里的龙头山谷内,俗称“东乐大口子”。

红寺山关  是明代万里长城在甘肃镇山丹卫的一处关隘,在卫北15公里,即今山丹县红寺湖乡一带。据《山丹县志》记载:“红寺山,城北二十五里,山上土石皆赤,上有洞深六尺,高八尺,中藏古龛石佛,又名红寺洞。”红寺山关位于长城北侧,有大道北通蒙古。

硖口关  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2公里处,现属老军乡硖口村,城东北与明长城相接,硖口关城呈长方形,开南北2门,城门为砖砌,筑有瓮城,城垣俱毁,为夯筑土墙。距城南约1000米地,有硖口,地势险要。唐代诗人陈子昂有“硖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的吟唱。硖口附近,长城纵横,巍峨壮观。硖口在明、清时代为军用火药加工基地,设游击,后设守备,以防外患。明嘉靖时陈棐在硖口谷北书写的4个大字,至今尚存。

扁都口关  在今民乐县城南约30公里处。关城坐落在祁连山扁都口山口上。山口是拦腰截断祁连山脉的一道峡谷,河床下切,童子坝河从此流出,形势特别险峻。古称“大斗拔谷”,为甘肃张掖到青海西宁的通行大道,也是甘、青两省的交通咽喉,也是从古丝绸之路甘肃境内的南路进入河西走廊的惟一通道。西汉置护羌校尉于此,清设俄博都司于关南,历代均派兵驻守。唐时属河西节度使,称“大斗拔谷军”。河西节度使王忠嗣以部将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大斗军“官兵7500名,马2400匹”(《元和郡县志》)。隋炀帝西巡时,路过大斗拔谷到张掖,有随行士卒冻死者大半的记载。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