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高台县水务局日期:2025-09-16
今年以来,三清渠水资源保护利用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三色”服务,以“党建红”引领方向、“网格蓝”夯实基础、“服务金”提升效能,不断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为灌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党建红”铸魂赋能 绘就民生“暖心底色”
聚焦“精准化”优内容。聚焦干部知识短板和能力空白,通过领导干部促学、党员精兵讲学、观摩实践互学、实践练兵比学等措施,结合党员岗位职责和工作需求制定学习清单,“精准滴灌”提升学习成效,让理论学习“对味”又“解渴”,推动党员干部能力素养“提档升级”。打造“多样化”拓载体。充分利用“集中学习+教育实践”“线上学习+线下研讨”“实践课堂+练兵比武”等形式,不断拓展学习教育广度,先后通过红色教育、观摩学习、党性实践等形式开展党性教育实践活动9次。突出“实效化”促转化。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承诺践诺等为载体,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6支,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渠道巡查、矛盾调解等服务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让“党建红”成为服务群众最暖的底色。
“网格蓝”固本强基 筑牢灌区“安全屏障”
全链条巡查护安全。构建“监测-研判-察看-处置”全链条管护体系,采取全面自查、重点排查方式,加大渠道、防洪沟巡查力度、加密巡护监测频次,现场协调解决渠道卡点、解决群众反映的渠道破损、跑冒滴漏、用水矛盾、生态补水等问题16件。网格化服务解民忧。创新构建“党建+网格+服务”管理新模式,将党支部31名党员分站点划定7个责任网格,划定党员责任区、设立示范岗、成立党员攻坚队,针对辖区矛盾纠纷调解、水量压减、故障排除、水量调配等服务需求,广泛开展开启“敲门问需”“上门服务”行动,着力解决群众用水难题12件、帮办民生实施12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6起,让“小网格”承载“大服务”。靶向施策优环境。突出群众“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双向带动,以“一村一塘”为建设目标,积极争取蓄水池建设项目,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地下水超采治理,征求村社民情建议,在明水、大庄等村社修建地表水调蓄水池10座,高质量完成三清干渠维修、南寨子村、智号村库区移民项目,构建“引、输、配、排”一体化的现代化水网体系。
“服务金”提质增效 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青蓝结对育尖兵。聚焦干部知识储备、实践经验能力短板,全面开展师徒共建、青蓝结对、“三项培养”活动,常态化开展智慧水务平台讲解、技能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通过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传经验,推动年轻干部在各领域“破土而出”。共开展“智慧水务平台”讲解应用23次、结成帮带对子9对、观摩学习6次、技能比武2次。智慧监管提质效。依托灌区智慧水务二级管理平台,建立“自动上报-分点派单-限时办结-反馈评价”闭环机制,通过系统实时监测,动态掌握水量指标、即时处置机井故障、线上关停超量取水,精准调配水量计划,实现问题线索“一键上报、分级处置”。暖心服务显担当。通过将党支部嵌入网格、党员融入网格、服务下沉网格,组织党员深入村社院落、田间地头,零距离倾听群众意见和用水需求30余条,解决线上购水、旧井更新等实事80余起,引导群众通过“一码通”APP终端反映诉求,办结率达100%,用“零距离”服务打通民生保障“最后一米”。(黄小琴撰稿 郑爱民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