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5-04-11
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法治新期待、新要求,着力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法治领域急难愁盼问题,近日,张掖市委依法治市办推出2025年十件市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1.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全面推动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
市委政法委牵头开展,通过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等措施,实质推动定分止争,全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综合治理。全面推进“1厅+N室”阵地建设,加快推进综治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七中心合一”,确保调解、仲裁、公证、司法确认等业务在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健全“三调对接”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实现案结事了。
2.开展“小标的·大民生”专项执行行动
市法院牵头开展,聚焦工程建设、房地产、餐饮、家政、新就业形态等重点领域和民生热点、痛点问题,加强人民法院内部审判部门与执行部门的沟通配合,开展涉民生案件(含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等相关案件)和其他小标的案件集中执行专项行动,集中力量清理未结案件和终本案件,最大限度推动生效裁判执行到位,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3.实施“检爱护航未成年人保护”工程
市检察院牵头开展,推进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治理、未成年被害人保护救助、权益维护和社会治理等工作。加强源头预防和分级矫治,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加大未成年被害人司法救助力度,协调开展多元救助,促进未成年被害人顺利回归社会。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良好环境。通过督促监护、支持起诉、执法监督、检察建议等方式促进“六大保护”共同落实,努力实现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4.高效做好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高峰期集中换证工作
市公安局牵头开展,针对2025年首批有效期为20年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陆续到期,加之丢失补领、损坏换领等其他办证需要,市县公安机关提前做好换证高峰预测预警,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服务,采取“预约办、错峰办、延时办”等措施,优化“就近办、上门办、网上办”绿色通道,借助“全程网办”“跨省通办”“省内通办”等户政业务,全力保障集中换证工作有序开展,提升换证服务便捷度与群众满意度。
5.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援助服务
市司法局牵头开展,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关系、劳动报酬追索、劳动者保险保障,以及劳动者身心健康问题,加强人民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会、司法行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推动“援调诉裁”对接。依托工会驿站、司机之家、快递员服务站等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联系点,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护权益各环节提供精准、便捷、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
6.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整治
市人社局牵头开展,聚焦全面落实兜底保障、清偿责任、行刑衔接、联合惩戒、工作调度“五项”机制,以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住宿、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新能源、新业态经济等为重点,依法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明确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构建规范化用工管理模式,规范行业市场秩序,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强力推动由“治欠”向“防欠”转变,依法保障农民工权益。
7.实施重点场所卫生质量“监测”安全护航行动
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开展,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卫生检测技术服务,免费为纳入国家和省市级“双随机监督抽检”任务的公共场所、消毒服务企业、学校、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及医疗机构进行卫生质量相关项目抽检检测,开展卫生质量调查评估和监督检查,从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提升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水平,切实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8.依法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开展,发挥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站、联络点作用,结合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实际,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受理法律援助申请、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提供纠纷调解、公证、司法鉴定、仲裁、法律援助等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合法权益。
9.“精准司法服务·温暖残障人群” 助推爱心张掖建设
市残联牵头开展,完善助残工作机制,通过县乡两级残联、村社区残协和助残志愿者等,向残疾人宣讲政策法规,引导残疾人群体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在法院设立便民通道,为残疾人提供辅助设施设备。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残疾人及直系亲属和刑事犯罪侵害、民事侵权案件中被评定为伤残的被害人及其直系亲属进行司法救助,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全面加强残疾人司法服务保障。
10.建设“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
市妇联牵头开展,在市、县两级妇联分别建成1个集多元服务功能于一体的“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开辟来信、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金张掖妇女网和信访接待等多元服务渠道,受理咨询、投诉、反映、检举、建议,为妇女儿童提供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社会救助转介、法治宣传教育、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服务,有效有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