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5-09-18
近日,山丹县湿地保护站聚焦全县湿地保护管理的核心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专项行动,旨在进一步明确湿地斑块边界,严厉打击侵占破坏行为,全面提升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确保县域内湿地资源安全。
一、精准勘界立标,夯实管理基础。县湿地保护站工作人员对辖区内50多处湿地斑块进行了逐斑块实地踏查和勘测,重点排查了湿地与耕地交界区域的保护现状。针对界限不清、易被侵占的区域,新设立醒目的界碑30余块、界桩400多个、维修工程围栏12公里,以清晰明确的物理界线标定了湿地保护范围,为日常巡护管理和执法监督提供了坚实基础,并有力震慑了非法开垦、侵占湿地的行为。
二、实施生态修复,提升生态功能。在明确边界的同时,县湿地保护站坚持“保护与修复并重”的原则,成功恢复湿地面积10余亩,有效促进了湿地植被恢复和水源涵养功能提升,推动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共护氛围。为提升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县湿地保护站深入乡镇,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5场次,向群众生动讲解湿地生态功能及保护政策,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湿地保护事业中来,共同守护宝贵的绿色生态家园。
通过此次专项行动,山丹县湿地资源的本底数据更加清晰,管护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全社会参与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县湿地保护站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加大巡查和执法力度,巩固保护成果,确保山丹湿地生态安全,实现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