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5-09-12
近日,市湿地局主要领导带领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到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西水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和中国科学院黑河遥感试验研究站进行考察学习交流。此次考察交流旨在学习借鉴国家级生态观测研究平台运行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创新成果,加强科技合作,进一步提升湿地生态监测研究能力水平。
在位于祁连山深处的西水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考察组实地观摩了排露沟流域野外森林水文观测场、气象监测塔、土壤水分监测点、典型植被固定监测样地、实验室、标本室等,详细了解了研究站在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水文过程、生物多样性及气候等方面开展的长期、连续、定位观测与研究工作。该站主要负责同志详细介绍了研究站的运行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交流合作,以及观测场设置、数据分析、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情况。西水研究站坚守一线科学开展生态监测,为祁连山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科学依据,是守护河西走廊“生命线”和“水塔”的坚强前哨,考察组一行对研究站科研人员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深山、潜心科研的奉献精神表达了崇高敬意。双方还就生态定位研究站管理运行、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在中国科学院黑河遥感试验研究站,考察组观摩了大满绿洲农田遥感像元尺度观测系统和张掖基地遥感控制性试验场,听取了研究站台站基本情况、台站定位和研究方向,以及“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等重大计划设计理念、组织实施和系列创新成果介绍,详细了解了“天-空-地”一体化立体观测网络技术在生态监测研究方面的应用情况。考察组与研究站部分专家学者围绕野外观测研究、平台管理运营以及助力湿地科学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同时就进一步加强科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
此次考察是一次开阔眼界、学习取经之举,也是一次寻求合作、共谋发展之举。通过考察交流学习,使考察组同志们进一步拓展了工作思路,学习了先进的技术经验,感受了务实的科研精神,一致表示收获颇丰。同时,也为促进湿地领域与两个研究站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提升黑河湿地国家级生态定位研究站运行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借鉴。市湿地局主要领导指出,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要积极探索将先进理念、技术方法、科研成果广泛融入湿地生态监测、评价、监管工作,提升湿地保护管理科学化水平,助力全市“一屏三地”建设;要推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推动在数据共享、技术咨询、协同观测、项目申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走向深入,借助“国家队”的雄厚科研力量解决湿地工作中的短板弱项;要积极推动先进技术和务实工作举措在湿地工作中的转化运用,提高湿地生态监测站网运行管理及支撑服务能力,切实提升湿地生态监测预警、资源管理及保护修复等工作科学化、精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