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局职业能力建设与农民工工作科日期:2025-11-14
在河西走廊中部的高台县,杨永林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农机研发团队已深耕三十余载,这支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甘肃省陇原工匠”等荣誉获得者杨永林领衔的创新团队,以其执着坚守与创新视野,成为推动西北旱作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1994年,22岁的杨永林怀着对机械的热爱,踏入高台县农业机械制造厂,面对技术瓶颈,他刻苦钻研,自学《机械设计基础》等十余门课程,掌握了从零部件加工到整机研发的全链条技术,逐步成长为正高级工程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
工作室始终坚持“田间需求”导向,致力破解旱作农业“卡脖子”难题。针对西北坡地农田平整度差的痛点,团队历时8个月研发出可调式激光平地机,通过北斗卫星与激光双控系统,将土地平整度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10多倍,节水节电超30%。其自主研发的“双油缸控制翻转180°装置”,成功解决传统液压翻转犁中立位置不翻转的行业难题,填补国内空白。2025年最新研发的秸秆粉碎填埋机,可实现秸秆深埋还田,每亩土壤肥力提升15%,目前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多年来,工作室构建了“一人对多人”师带徒培养机制,杨永林培养的徒弟中,5人已成为公司技术骨干,2人获得“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等荣誉。团队还与兰州大学、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近五年累计培训技术工人200余人次。
目前,工作室研发的40余种农机产品已覆盖西北五省,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1亿元,服务农户超10万户。这支由产业工人组成的创新团队,用三十年的坚守诠释着“把理论写在大地上”的誓言,正以科技赋能农业、以人才振兴乡村,在新时代征程中续写着“大国工匠”的传奇。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中国农民都能用上‘会思考’的好农机,让黄土地真正成为丰收的沃土!”杨永林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