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局职业能力建设与农民工工作科日期:2024-07-02
近日,省政府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通报2023年度全省农民工工作考核情况,我市农民工工作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等次,特色亮点突出,加分指标得满分连续2年被通报表扬。去年以来,张掖市人社局充分发挥牵头作用,积极协调全市30余个部门,以开展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提升行动为抓手,紧盯农民工稳定就业、权益保障、成果共享、社会融合等重点领域,坚持用足用好扶持政策、注重用力用智解决急难愁盼、持续用心用情实施兜底关爱,全市农民工工作成效明显,农民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拓宽渠道促进稳定就业
坚持“市外输出、市内拓岗”思路,拓展省市外输出渠道,巩固就近转移就业成果,强化“点对点、一站式”输转服务,推动劳动力输转就业稳步增收。大力实施“一县一品”劳务品牌培训计划,培树“张掖种农”“丹霞妹”等13个劳务品牌,全市输转劳动力29.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4.97亿元。深入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充分发挥“就业在线”“团团帮就业”等平台作用,开展“人社局长直播带岗暖心活动”“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春风行动”等大型公共就业服务活动33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信息6.67万余条,引导对接11024名劳动者实现就业。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6200人次,培训高素质农民1479人,提升就业创业成功率。
健全机制维护合法权益
制定出台《张掖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实施细则》《张掖市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等规定,严格落实“五项制度”,推进“六化建设”,建立根治欠薪网格化管理体系。创新推行工程建设领域“安全帽维权联系卡”制度。全覆盖建设农民工工资“速裁庭”,畅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积极推广“互联网+调解仲裁”办案系统,实现劳动者仲裁申请全流程在线办理。开展“法律援助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和公益法律服务行动,确保农民工法律援助实现“应援尽援”。深入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3+4”工程计划,开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暖心行动”,526名快递员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落实政策提升服务质量
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城市城镇“零门槛”落户政策,进一步简化户籍迁移手续,鼓励农民工落户城镇,做到应落尽落。不断扩大对农民工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鼓励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企业、产业园区等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对符合保障性住房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通过配租配售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予以解决。2023年以来,住房保障进城务工人员175户、525人。落实“两为主、两纳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简化入学流程,依法保障13560名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利用传统节假日,组织举办“文化进万家·旅游迎新春”“四季村晚”、戏曲进乡村、广场舞大赛等群众文化示范活动,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积极开展“送书下乡”“书香伴成长”等文化进乡村爱心活动,不断提升农民工文化素质。
兜牢底线推动社会融合
扎实开展第二届“春运暖心陇原情 关爱务工公益行”活动。健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关爱教育和帮扶机制,印发《“结对帮扶·爱心张掖”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结对帮扶·爱心张掖”工程建设主要任务分工方案》等文件,落实结对帮扶干部10224名,帮办实事2713件,资金资助109.63万元;为816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保障资金1356万元,为50454名低保等救助对象发放救助资金2.13亿元。同时,构建“行业覆盖、区域兜底”的网格化工会组织体系,发挥区域性工会“蓄水池”和“兜底”作用,让职工有“家”可归,新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会联合会、联合工会等工会组织230个,涵盖单位738个,新发展会员8857名。全面落实农民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为4821名流入本地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2.23%,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和社会融合程度不断提升。(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