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市植保植检站日期:2025-07-18
7月以来,我市气温正常,降水偏多,时空分布不均匀,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玉米锈病、青枯病、红蜘蛛、棉铃虫、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和大面积流行。据市植保植检站在各监测点调查,近期玉米田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顶腐病、瘤黑粉病、锈病、红蜘蛛、蚜虫、棉铃虫等。碱滩镇二坝点:顶腐病病株率2.3%,瘤黑粉病病株率1.8%,蚜虫百株虫量343头,红蜘蛛百株虫量500头/百株,棉铃虫平均虫株率33.4%;小满镇古浪点:顶腐病平均病株率1.3%,瘤黑粉病平均病株率0.3%,锈病平均病株率1.6%,蚜虫百株虫量288头,红蜘蛛百株虫量683头,棉铃虫平均虫株率31.7%;沙井镇沙井点:顶腐病平均病株率1.5%,瘤黑粉病平均病株率0.3%,锈病平均病株率3.7%,蚜虫百株虫量355头,红蜘蛛百株虫量512头,棉铃虫平均虫株率23.6%。
从调查结果看,7月上中旬红蜘蛛虫口密度开始上升,蚜虫、棉铃虫虫量与往年基本持平,目前二代棉铃虫已进入卵孵化--二龄幼虫期(为化防关键时期),锈病在部分品种上发生,品种间抗性差异较大,需关注感病品种的防治工作。根据我市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和8-9月份降水偏多的气候特点,后期要高度关注锈病、青枯病、穗腐病、红蜘蛛、蚜虫、棉铃虫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防治建议:
1、加强区域测报。各县区植保部门要加强监测和普查,准确掌握不同病虫害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及时准确发布临界预报,当好农业防灾减灾的“吹哨人”,为农户开展防治和各级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技术支撑。
2、强化技术指导。要组织技术人员,联合制种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指导和防治工作,引导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同时利用生物防治手段,释放天敌,以自然的方式控制虫口数量,推动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确保生产安全和作物安全。
3.做好关键期防治。当前正值玉米授粉期,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要组织做好红蜘蛛等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严防红蜘蛛由底部叶片向穗3叶扩展危害,确保产量和千粒重不受虫害影响,吐丝期是二代棉铃虫产卵和幼虫(1-3龄)钻蛀高峰期,要抓住关键节点,做好防控工作,降低蛀穗率,减轻后期因棉铃虫为害造成的籽粒霉变或穗腐病。药剂配方要兼防红蜘蛛、棉铃虫、蚜虫,实现一喷多防,提高防治效果。(张掖市植保植检站 张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