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市农村经营管理站日期:2025-07-10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主线,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遏制“非粮化”的基础上,创新探索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充分挖掘释放土地资源潜力,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种植模式,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全市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粮食稳产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良性循环。
土地流转规模创新高,经营主体更趋多元。2025年,全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174.11万亩,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流入农户的面积92.57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53.17%,充分体现了农户在土地经营中的主体地位;流入农民合作社的面积32.93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18.91%,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整合资源、抱团发展的作用;流入企业的面积32.62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18.74%,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流入家庭农场的面积15.03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8.63%,推动家庭农场成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力量;流入其他主体的面积0.96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0.55%。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我市农村土地流转主体的多元化,为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模经营成效显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农村耕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170.01万亩,其中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103.04万亩,占60.61%,牢牢守住了粮食安全底线;蔬菜种植面积28.14万亩,占16.55%;中药材种植面积16.14万亩,占9.49%;林果种植面积0.42万亩,占0.25%;其他作物种植面积22.27万亩,占13.1%。多样化的种植结构不仅丰富了农产品供应,还为农户开辟了更多的增收渠道。
经营体系日趋完善,规模层级更加合理。全市共有规模经营单位2739个。其中,100-500亩的规模经营单位1602个,占58.49%;501-1000亩的748个,占27.31%;1001-3000亩的310个,占11.3%;3000亩以上的79个,占2.9%。100-500亩的规模经营单位占比最大,为最稳定的流转主体。不同规模的经营单位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了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97%的高标准农田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占比达到60%,助推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稳步增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不断扩大,农民来自土地流转的财产性收入持续增加,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市将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农村土地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张掖市农村经营管理站 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