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严密监测新入侵害虫—番茄潜麦蛾

来源:张掖市植保植检站日期:2022-06-09

  番茄潜麦蛾Tuta absoluta (Meyrick),属鳞翅目麦蛾科,又名番茄麦蛾、番茄潜叶蛾、南美番茄潜叶蛾。该虫起源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鲁,现已入侵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性番茄重要害虫,对全球番茄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2017年,番茄潜麦蛾首次在我国新疆被发现。主要以幼虫进行危害,幼虫潜入番茄组织中,取食叶肉,并在叶片上形成潜道,当虫口密度比较高、幼虫龄期比较大时,还可蛀食顶梢、腋芽、嫩茎以及幼果;蛀食顶梢时,常使番茄生长点枯死,形成不育植株;蛀食幼果时,形成孔洞。已在我市周边酒泉、武威市发生危害,2022年6月7日,市植保植检站技术人员在调查中发现,甘州区党寨镇汪家堡村个别温室有疑似番茄潜麦蛾危害症状,经诱芯定点24小时诱集监测,发现成虫,确定为番茄潜麦蛾,6月8日,临泽县技术人员在专项普查和调查中发现疑似危害症状,通过诱芯也诱集到成虫。

防治建议:

1.加强监测普查。各县区植保植检站要高度重视,在前期普查的基础上,再次对重点区域开展番茄潜麦蛾调查和普查,掌握发生范围,发现疑似危害症状要第一时间进行确认,及时指导农户开展防治。

2.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一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摘除病叶、病枝、病果,装入塑料袋带出田外,集中烧毁;二是性信息素高效诱捕。将配套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以高出地面10~15cm为宜。3~5套/亩,即每隔12~15米悬挂一套。减少雌虫交配繁殖的机会,从而减少子代幼虫的发生量,保护寄主免受虫害。三是安装防虫网,对温室通风口,侧门等处安装防虫网,杜绝番茄潜麦蛾成虫在棚室间传播;四是开展化学防治。选用内吸、渗透性好的药剂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虱螨脲、甲维·虱螨脲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施。喷药时做好安全防护,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注意轮换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

3.加强宣传培训。制作挂图、宣传册,以发生区域为中心,开展番茄潜麦蛾识别和防治技术培训工作,普及番茄潜麦蛾综合防治技术,确保防治效果。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