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张掖市聚焦主线 “四个三”工作法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破题升级

来源:张掖市民族宗教委日期:2022-12-08

近年来,张掖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眼大目标,着力细微处,“四个三”工作法,有形、有感、有效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保持了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完善“三个机制”,在构建大格局上打造升级版。完善领导机制,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委统战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定期研究创建工作,各级各部门均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市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主体、合力推进、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完善责任机制。将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纳入全市“一屏四城五区”建设总体目标,制定《张掖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季度评分细则(试行)》等文件,把创建工作纳入县区、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范畴、纳入市级督查范围,通过“三督三查”【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查认识、查责任、查作风】,各级各部门做好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完善制度机制。创建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建立民委委员工作机制、民族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命名和退出机制等,为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坚持“三个结合”,在开展大宣传上打造升级版。“全面覆盖”与“精准滴灌”相结合。在市县区城区、乡镇主要路段、街道(社区)显要位置、车站机场广场等人口密集场所、各级各部门门厅走廊制作民族团结宣传牌7000多块,打造民族团结主题街道12条,制作张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海报10万多张。针对青少年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通过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十个一”系列活动构建起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维一体的大中小幼德育教育体系二是“润物无声”与“春风化雨”相结合。在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建设中融入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重点挖掘长城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建成张掖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展陈馆、张掖市石榴籽主题公园等一批反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实体,树立和突出了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三是“讲好故事”与“典型引领”相结合。编印讲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石榴籽·一家亲·好故事》,深度挖掘秺侯驿遗址、焉支山万国博览会、红西路军征战河西、河西学院援疆、前进牧业“东西互助”等历史和当代民族团结故事,凝聚奋进力量。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逐步覆盖”的工作思路,全市77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30名模范个人受到中央和省、市表彰奖励,全国、全省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5个、教育基地2个,市级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64个、示范家庭400户,3个乡村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

突出“三项重点”,在推动大发展上打造升级版。深入践行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巩固提升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成果,大力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我市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肃南县成功入选全国50个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聚力打造河西走廊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在肃南县率先开展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44个市直部门出台支持肃南县政55项,实施项目169项、落地资金20.60亿元;各县区加大对口支援肃南县资金扶持力度,近3年各县区对口支援肃南县资金3337万元,努力把支援资金从2021年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0.3%提高到0.6%。坚定不移改善民生肃南县建制村公路通畅率达100%,农牧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建制村电网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和网络覆盖率达100%,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构筑“三道防线”,在维护大稳定上打造升级版。筑牢综合治理防线全市65个乡镇(街道)明确民族宗教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干部,34个重点乡镇(街道)确定专职人员,71个重点村设立联络员,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网络体系。肃南县推行“一碗奶茶”调解法,首创“阿勒齐”特色调解室,推动矛盾在一线化解,隐患在一线消除。筑牢依法治理防线将民族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八五”普法规划,开展“宪法宣传周”“法律便民”系列活动,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筑牢意识形态防线深入开展涉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加强涉民族因素的网络舆情监测,实现舆论焦点、热点、隐患点排查化解,常态化净化网络环境,营造网络新生态。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