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精准“碳”索——祁连山水涵院创新开发碳汇方法学 为“双碳”目标注入绿色动能

来源:祁连山水涵院日期:2025-04-14

近年来,张掖市以创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为契机,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充分发挥科研优势,聚焦碳汇方法学关键技术攻关,为区域“双碳”目标实现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深耕光伏碳汇领域引领干旱区技术研究

2023至2024年,祁连山水涵院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特点,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展植被固碳方法学实证研究。项目团队通过设置54个不同建设期、不同建设密度的光伏发电植被恢复试验样方,采集土壤、植被样本200余份,结合光伏板参数与生态数据,构建了光伏电站植被固碳测算模型,精准测算了植被碳密度、含碳率等核心指标,形成了《飞天碳方法学干旱半干旱地区光伏电站植被固碳》(备案号:FACC-03-004-V01),为飞天碳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提供了审定和核查的主要依据,并获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碳普惠分会备案认可。

拓展湿地碳汇潜力激活“绿色宝藏”价值

2025年,祁连山水涵院再度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聚焦湿地生态系统,采用“遥感监测+实地清查与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在张掖黑河湿地布设14处固定监测样地,获取植被、土壤、湿地水体碳通量等基础数据,系统分析修复湿地、天然湿地及退化湿地等不同湿地类型。通过建立湿地碳汇计量模型,测算相关年份的变化量,掌握各种修复湿地的碳储量变化和碳汇时空分布特点,分析估算张掖市湿地碳汇潜力,推动湿地生态资源转化为可计量、可交易的碳汇资产,持续扩展区域可交易碳汇存量,争取更多碳汇资源和发展潜力,为促进区域碳普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注入新动能。

科技引领未来共筑生态经济双赢之路

未来,祁连山水涵院将持续深化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的协同创新,加速碳汇方法学体系研发与应用。通过培育专业人才队伍、拓展技术合作网络,助力张掖市抢抓国家“双碳”目标,“打造“零碳”城市,让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供稿:祁连山水涵院  王顺利  王斌)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