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5-04-08
近日,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蒙古国植物保护研究所专家组一行赴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就联合申报的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国际合作)《“一带一路”荒漠生态建设植物资源保护利用研究与示范》项目开展实地考察与学术交流。合作方围绕黑河流域荒漠化防治科研基地建设及典型荒漠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等核心议题开展深入讨论,重点就关键技术攻关及后续实施方案等具体问题交换意见,并就共建生态安全屏障、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等战略方向达成重要共识。
在实地调研考察环节,龙渠国家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基地的建设历程、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重点讲解了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等珍稀树种的良种选育技术体系,红砂、白刺等荒漠植物的生长特性、种质资源保存情况,以及现代化育苗设施的建设运行状况。考察调研组实地观摩了良种繁育区、温室育苗区等核心功能区,并就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与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交流。
在座谈会环节,祁连山水涵院专家重点展示了耐旱植物筛选评价体系、水土保持关键技术研发及生态恢复示范工程的建设成效。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团队分享了在荒漠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生态适应性研究及产业化利用方面的科研进展。双方一致认为,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深化合作环节,双方举行了柔性引进人才签约仪式,祁连山水涵院签约柔性引进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2名专家教授,并确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和科研人员互访交流机制。
此次考察调研取得丰硕成果,双方达成多项重要合作共识。一是深化校地协同机制,合力推进项目实施;二是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服务“一带一路”生态安全建设。下一步,双方将重点围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创新人才培养、成果示范应用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为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供稿:祁连山水涵院 周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