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祁连山北麓,民乐县境内雪水潺潺,滋养出广袤的林海。肩负着守护西部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民乐县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借助林长制推动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全力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探索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构建体系,织密林长责任网。民乐县结合复杂的地形和林地分布特点,快速搭建县、镇、村三级林长制管理体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的长效机制,压实各级林长责任。目前,全县共有425名三级林长。其中县级林长10名,镇级林长71名,村级林长344名。16块县级林长公示牌和158块镇村级林长公示牌,设立在重点林区、交通枢纽等地,公开信息,推动森林管理精细化、规范化。 多元宣传,奏响护林交响曲。为推动林长制落实,民乐县整合线上线下宣传资源。线上,融媒体中心牵头在报刊、电视、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开设林长制专栏,宣传林下经济成果、森林修复经验,曝光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例,提升群众生态意识和执法水平。线下,借助林长制宣传月,在县城广场、乡镇集市、学校、林区周边开展宣传活动,悬挂横幅、发放手册、举办讲座,并组织志愿者开展“护林爱林”活动,带动群众参与。 严格监管,筑牢资源防护墙。民乐县将林长制与森林督查、资源监测相结合,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征滥占林地等违法行为。公安、自然资源、林草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形成震慑。在森林防火上,民乐县细化防火责任,通过设立宣传牌、发放传单、出动宣传车等,普及防火知识。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设立检查站,严禁火种进山,还定期组织应急培训演练,提升火灾处置能力。 自推行林长制以来,民乐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优势逐渐转化为发展优势。未来,民乐县将深化林长制改革,释放更多生态红利,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供稿:民乐县林草局 李万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