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最美张掖记忆——古树名木】 第四期:张掖市“左公柳”

来源:市林草局日期:2023-09-19

行走在明清古驿道张掖段,一路平川沃野,景色怡人,沿途成林的杨柳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仅为行人提供庇荫,引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行旅乡思,而且成了忠实的“旅伴”。在这段风景线中,细细寻觅总会发现有几株百年古树,柳树婀娜多姿,杨树高大挺拔,显得古老又沧桑,这便是“左公柳”。

“左公柳”是近代典故。它的经典解释是:“秦陇道上,两旁植有杨柳,直抵新疆”,因为是左宗棠西征时期命令部属所植,故名“左公柳” (《冷禅室诗话》)。公元1875年,光绪元年,清朝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亲率家乡6万湘军子弟出兵平叛,当他率领湘兵来到西北大漠,深感气候干燥,了无生气,而又水土不服,左公遂命令筑路军队,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和近城道旁遍栽杨树、柳树和沙枣树,名曰道柳。其用意在于,一是巩固路基;二是防风固沙;三是限戎马之足;四是利行人遮凉,凡他所到之处,都要动员军民植树造林。于是,昔日荒无人烟的河西走廊上,形成了道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左宗棠不仅饬令植树造林,而且广告天下,严格护林,在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左宗棠斩驴护树的故事。据说有一天,有一个人进城办事,匆忙中将驴拴在柳树上,结果驴啃食了柳树皮。左宗棠发现毛驴在啃食柳树皮后大为恼火,下令军士把毛驴牵到鼓楼前斩首示众,并告诫民众:“今后若有毛驴毁坏树木者,驴和驴主同罪,一律斩首!”告示一出,再无犯者。

目前,全市存有“左公柳”12株,其中杨树7株,柳树5株,主要分布在山丹县、甘州区和临泽县境内。近年来,全市充分认识到左公柳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采取挂牌、枯枝修剪、病虫害防治、复壮施肥,修复树洞和修建围栏等方式,不断加强“左公柳”的保护和管理,不仅让百年古树焕发出新的光彩,更让左公“新栽杨柳三千里”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得到延续。现如今,全市林草工作者继承左公精神,在广袤的河西大地上用行动继续书写绿色篇章。(种苗站朱晓峰根据资料整理)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