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3-12-04
乡村振兴是我国新的发展战略,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中强调“现在,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新征程上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产业发展,而乡村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助力。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农牧村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而科技的力量将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今年以来,肃南县科技局以强科技行动为重要抓手,采取多种方式、多项举措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以平台建设为重点,辐射带动产业发展。积极融入肃南县率先开展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加快肃南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步伐,已完成前期申报和省市专家现场考察工作,拟于12月中旬参加省市答辩评审;申报甘肃省技术创新中心1家、科普基地1家、星创天地2家,平台的创建将辐射和带动农牧业产业发展。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解决技术难题。争取实施省市县乡村振兴专题、科技特派员专题、“揭榜挂帅”等科技项目10项,落地项目资金135万元,项目引领支撑农牧村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以完善机制为保障,持续释放人才活力。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2022-2024年度县级科技特派员58名,制定《肃南县县级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探索建立科技特派员容错纠错机制,12名科技特派员受到市县党委、政府通报表扬。新建县级专家科研工作站4家,引入服务专家19名,拨付补助资金20万元,基层专家科研工作站总量达到13家。
以创新主体为依托,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持续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加速形成企业创新群体优势,年内,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涉农企业7家;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3家,总量达到8家,涉农企业6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复审通过2家,总量达到8家,涉农企业3家;农牧业企业在科技创新主体中的数量不断增加,创新能力持续加强。
乡村振兴的本质上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下一步,该县科技局将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科技人才培养,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充分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助力器的作用,注重科技特派员和高素质农牧民培养。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引入专业技术人才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拓宽本土科技特派员外出学习渠道,提升整体技术水平。持续选派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科技实用人才深入农牧村一线,依托合作社、示范基地等载体,实行科技特派员“一对一”挂靠服务,将农技课堂设在田间,设在地头,辐射培养一批有理想有水平的高素质农牧民,形成以科技特派员带动高素质农牧民,再以高素质农民带动广大农牧民的良好局面,拓展农业科技覆盖面,让科学技术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加大项目争取实施,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支持领域和方向,聚焦“农业优先性、生态功能性”发展定位,围绕肃南县农牧业产业发展需求,强化主导产业科技支撑,争取实施以“揭榜挂帅”、联合攻关、技术引进等为主的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集中力量攻克推动农牧业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课题。完善县级科技计划体系,鼓励支持基层站所、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加快技术改造和升级。
三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为乡村产业发展增添创新活力。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体,要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农牧业领域科技型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传统农牧业企业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转化现有科技成果,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引进高层次人才,扩充改建传统生产线,建立研发平台。支持农牧业科技型企业在现代服务业、三产融合、粮食安全、生物农药、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增添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