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市教育局:“全学段覆盖+多主体协同”落实资助政策 护航学子成长路

来源:日期:2025-09-17

市教育局坚持“三个全覆盖、四个全到位、全面资助育人”,通过优化服务机制、全学段精准资助、创新资助模式、广泛宣传教育等举措,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优化服务机制,保障困难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聚焦对象精准、认定精准、标准精准“三条线”,出台《张掖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明确各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切实落实家庭困难学生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资助的主体责任。健全完善认定工作机制,各学校均成立以学校领导、资助工作人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为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组,负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积极主动与民政、残联等部门联系对接,充分利用学籍、资助、扶贫监测三个系统平台,不断扩展困难群体受助范围,构建了“政府主导、学校为主、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四方助学管理格局,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2021年以来,逐年将城市低保全额保障,农村低保一、二类保障家庭,特困人员,孤儿,残障人员,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纳入资助范围,实现数据对接和信息互通。

全学段精准资助,构建“立体化”保障网络

    坚持把资金发放到位作为落实政策的关键所在,健全完善月统计、季核算和年清算制度,紧盯对象认定、资金发放等关键节点,采取比对核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举措,动态掌握资金落实和国库集中支付进度,确保各个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落地落实全面覆盖。严格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籍系统、实名制信息系统和在线月报系统核查比对制度,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交互检查、专项审计等工作,聚焦责任落实、食材招标采购、供餐管理、食品食材质量、食品卫生安全、补助资金使用、腐败和作风等方面,全过程、全流程开展深挖细查,确保营养改善计划政策落实、资金配套、人数覆盖、实施情况“四个”到位大力推行“四员岗位”和“四有服务”的便民政务服务机制,健全定人、定岗、定责的一站式办理服务体系。进一步简化流程,对原建档立卡、城乡低保等特殊困难群体及通过高中学校预申请的首贷和续贷学生免除再认定,做到即办即贷,切实解决贫困大学生入学前路费、入学中学费、入学后生活费“三不愁”。2021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国家助学金4.28亿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7.22万人次下达拨付膳食补助资金2.66亿元;为3.96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07亿元。

创新资助模式,积极拓宽帮扶救助渠道

聚集公益基金项目,持续实施“张掖市烛光计划”资助项目,充分利用“99公益日”活动节点,积极组织动员市、县区教育、民政部门和慈善组织通过线上方式筹集、捐赠、募捐资金115.06万元。开展“张掖市烛光计划”困难师生资助,149名家庭经济困难教师获得68.6万元资助,80名家庭困难学生每人获得500元资助。定向资助甘州城区普通高中(张掖中学、张掖市实验中学、张掖二中)30名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每生2000元,连续资助3年,共计资助资金6万元。聚集社会公益项目,加大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力度,积极争取爱步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向我市困境儿童捐赠价值300多万元的1800双爱心鞋履持续做好沙漠之舟爱心会“骆驼奖学金”资助项目,30名普通高中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到资助,资助资金15万元。

广泛宣教“零距离”,确保资助政策深入人心

充分利用毕业季、招生录取、新生入学等关键时间节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学生资助政策、资助流程,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等媒介平台加强政策宣传,重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事项进行宣传告知,讲好资助故事,传播资助声音,将资助政策精准传达到每一位学生与家长,确保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入校入班、入脑入心。坚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资助全过程,大力宣传受助学生成长成才典型案例,组织开展“助学·筑梦·铸人”征文、“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等主题活动,抓好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从细微之处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韵味,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今年以来,累计发放资助政策明白卡11万份、张贴宣传海报2000余幅政策知晓率达100%。(李杨 刘彩霞)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