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5-10-27
“十四五”以来,张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紧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房质量安全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有力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不断增强。
推进农房改造 提升安居品质。全市高质量完成农房抗震改造任务,积极探索“国企+村集体资产”合作模式,创新“三联四保”中长期融资机制,落实以奖代补等多元化筹资举措,累计整合资金15.46亿元,其中争取上级补助1.62亿元,带动群众及社会自筹13.84亿元,顺利完成农村低收入群体等六类重点对象农房抗震改造1.1万户。同步推进农村住房安全隐患整治,累计整治农房5000余户。通过系统改造,农房整体品质、安全性能和配套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集中连片改造“张掖经验”。
健全监测体系 筑牢安全防线。张掖市坚持制度先行,在全省率先出台《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相关经验获《中国建设报》《农民日报》等媒体宣传推介。通过实施常态化动态巡查,将低收入群体住房及老旧房屋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实现脱贫户住房安全“回头看”核查全覆盖,农村住房安全信息系统审核率达到100%。强化人才支撑,连续三年举办乡村建筑工匠技能大赛,于2024年率先挂牌成立市级乡村建筑工匠培训基地,累计培训建筑工匠和农户3000余人次,选拔培育乡村建筑工匠带头人78名,为农房建设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打造示范样板 改善乡村风貌。坚持示范引领,编制并推广农房标准设计图集,灵活运用原址重建、异地新建与整合改建“三种模式”,建成包括甘浚丹霞小镇、板桥虹峡水韵社区、宣化弱水蒹葭、六坝田园综合体在内的85个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宜居农房示范点。严格质量监管,全面推行“带方案审批、按图施工、按图验收”及“定期指导+驻场服务”模式,严格落实基本抗震设防标准,确保改造后房屋安全可靠、功能齐全。
拓展村镇功能,增强发展动能。制定《张掖市集镇改造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整合涉农资金超6亿元,全面完成56个集镇的改造提升工作,显著增强了集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与服务效能。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出台专项管理办法,强化预防性保护与日常修缮,确保传统建筑和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升乡村治理精细化水平,编制《和美乡村附属设施景观小品规划设计与建设规范指引》,优化乡村空间布局细节。制定《全域导视系统设计导则》,投入578万元建成县、镇、村三级导视牌611块,实现导视系统全域覆盖。
整治人居环境 建设和美乡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日益完善,建成市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县级填埋场6座,为乡镇配备压缩式清运车110辆,设立村级垃圾收集点518座,配置垃圾斗8504个、户用垃圾桶20.75万个,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资源化利用率超过50%,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在甘州区、临泽县率先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其中甘州区成功入选国家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