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日期:2025-10-24
“十四五”以来,张掖市住建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城市更新、住房保障、城市精细治理等重点任务,攻坚克难、实干笃行,推动住建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增强。聚焦生态型、旅游型城市定位,深入实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加快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提升城市整体品质,激发城市发展活力,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宜商宜学宜养现代化城市。全市累计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公共服务、房地产开发、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等各类城市建设项目964项,完成投资401.6亿元,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加。争取到国家“两重”“两新”项目20项,到位资金9.68亿元,推动城市燃气、供热、排水等地下管网改造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及电梯更新改造。建成热电联产二期工程,高台县、民乐县有序接通天然气,建成市区东南北三环道路,新建改造城市市政道路233.8公里,改造建设各类城市地下管网951.5公里。深入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在全省率先出台《张掖市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建成全域导视系统,新建和改造农房3.6万户,提升改造集镇56个。
二是住房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探索制定扩大住房消费的若干措施、住房“以旧换新”指引,鼓励引导房地产企业开展商品住房多元化促销活动。商品住房去化周期保持在合理区间,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出台《提升城市住房品质全面推进“好房子”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商品房销售制度改革的意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跟进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获得授信资金1.84亿元、落地资金1.24亿元,5个保交楼项目、22个保交房项目全部交付,有序收尾。实施棚户区改造5814套,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5092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82个、1081栋楼房、3.5万户,我市“组团连片,集散为整”改造思路做法、“八声甘州”城市小游园项目、怡园小区改造项目被住建部肯定和推广。扎实开展“陇原红色物业”建设三年行动,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100%,业主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率达100%,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实现全覆盖,10个住宅小区被省住建厅评为“美好家园”示范小区,18家物业服务企业被授予“陇原红色物业”称号。
三是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改善。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公园体系规划,建设绿荫广场、口袋公园、小微绿地158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2.89平方米。持续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升级,市污水处理厂入选全国首批绿色低碳标杆厂。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建成餐厨垃圾处理厂1座,日处理规模50吨。深入实施垃圾分类,形成“居民分类、社区收集、街道转运、集中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无害化处理率100%,我市被列为“全省2024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四是建筑市场管理规范有序。完成334家三级资质建筑业企业成功换领二级资质,培育扶持3家企业取得一级总承包资质,资质内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从“十三五”末的66.34%提升至2024年底的100%,绿色建筑稳步发展。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全流程、全覆盖”在线审批,扎实推进水电气热网、申请公租房和建设项目开工“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进一步优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后勤保障综合楼、市老年人康复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荣获“2023年度甘肃省建设工程飞天奖”。
五是城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出台《张掖市夜市管理规定(试行)》,持续规范城区门头牌匾,加强户外广告灯光安全监管,深入开展空中飞线整治,整治违规占道经营行为。推进东湖小区、南大池小区智慧化设施安装,满足居民安全与健康监测需求,实现物业管理智慧缴费、智慧报修、智慧投诉。创新探索“大城管”体系,构建一格多元、一员多能、全域覆盖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实现全覆盖,推动城市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治理转变。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推行“路长制”管理,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市容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有序,市民满意度持续提升。(市住建局 宋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