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市生态环境局高台分局日期:2025-04-29
强化流域监管,构建全流域治理体系。高台县充分发挥流域规划的引领作用,精心编制《高台县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流域内重点治理任务和目标,科学划分水环境功能区,为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精准的依据。建立健全流域水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实现监测数据实时共享,协同解决跨界水环境问题,打破区域壁垒,形成治水合力。大力实施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在重点流域开展河道疏浚、湿地修复、生态护岸等项目建设,有效提升了流域水环境自净能力。通过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全县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流域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加强水源地保护,筑牢饮水安全屏障。依法依规划定全县1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明确保护范围与要求,设立清晰醒目的界标和警示牌,严禁在保护区内开展任何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强化水源地监测与巡查工作,构建完善的水源地水质监测网络,定期开展水质监测,确保水质稳定达标,组织专人对水源地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污染隐患。积极推进水源地生态修复,在水源地周边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同时广泛宣传,引导保护区内耕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升水源地生态环境质量。目前,高台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切实保障了居民的饮水安全。
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管,严控污染物排放。对全县入河排污口展开全面排查,建立详细准确的排污口清单,并对在册的3 个入河排污口进行规范化建设。依据排污口的性质、规模和污染物种类,实施分类管理,重点加强对生活污水排污口的监管力度,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创新建立排污口动态监管机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对重点排污口进行实时监控,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实现对入河排污口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狠抓工业废水监管,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强化对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力度,对重点工业企业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明确废水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从制度层面约束企业排污行为。积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建设废水循环利用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废水排放量。目前,全县涉水企业均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推动企业向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全县12户涉及废水的重点工业企业废水处理率和达标率均达到 100%,工业废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监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根据村庄规模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采用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了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全县8个镇38个村,惠及29594人,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达1243吨/日。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维管理,制定印发《高台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试行)》《高台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考核管理办法》,明确运维责任主体,定期开展设施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积极推广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在条件适宜地区,将生活污水用于农田灌溉和景观用水,实现污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通过治理,全县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