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掖市生态环境局日期:2023-05-04
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与运行。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法规制度,积极推进碳市场交易基础数据质量监管。2019年-2020年,已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平台的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顺利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履约任务,共清缴二氧化碳配额量554.48万吨,实际盈余62.27万吨,完成挂牌交易32万吨,实现成交额1639.54万元。2021-2022年第二个履约周期履约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积极创建国家“零碳”城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创建“零碳”城市目标,成立“零碳”城市创建工作专班和10个专项小组,制定《张掖市“零碳”城市创建实施方案(2022-2025)》《张掖市2022年争创国家“零碳”城市创建工作计划》,从构建“零碳”能源体系、建设绿色生态工业体系等10个方面规划布局。坚持月调度、季分析、年考核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安排部署“零碳”城市创建工作。积极申报林业碳汇试点城市,努力打造氢能“零碳”产业园,引导各县区涉氢项目以“飞地经济”模式入园建设,现已落地华能甘肃、东方电气等4个氢能项目。提高社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8个社区达到低碳社区创建标准。
努力探索林草碳汇开发交易。积极对接国际碳汇市场,尝试开展林草碳汇开发交易,先后于2021年9月、2022年11月率先在全省完成首单35.1万亩(收益450多万元)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交易和首单391万亩草原碳汇VCS项目签发。成功开发张掖林草碳汇VCS项目,为参与国内林草碳汇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促使林草生态建设从“输血”转向“造血”,为张掖生态建设、产业发展、资源管护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再添新底色。
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根据“摸清本底、设计路径、探索交易、加速转化”的总体思路,结合张掖市的生态资源本底特征,以构建生态产品清单、开展GEP核算、促进自然资源权益交易、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展示平台为重点,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专班,系统推进全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起草《张掖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施方案》,探索打造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样板区。成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工作专班,进行两轮数据收集及资料调取工作,初步编制完成甘州、肃南2县区生态产品清单,开展张掖市生态产品价值量的核算工作,建立符合张掖生态系统结构特征的模型参数,《张掖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地方标准》草案已初步形成,正在筹备地方标准立项申报工作。加快推进甘州区、临泽县2个EOD项目建设,完成投资9.68亿元。
下一步,张掖市将紧紧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以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抓手,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持续扩大生态资源存量,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打通生态资源价值转化通道,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将“绿水青山”的自然价值和生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走出一条落实“双碳”目标、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