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务审计科日期:2025-06-20
近年来,张掖市社始终以“背篓精神”为内核,坚持目标、问题和价值导向,通过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聚焦农业产业升级和文化赋能讲好供销故事等方式,凝聚共识,奋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张掖样板”。
坚持目标导向,深耕供销改革“责任田”。聚焦建设党领导下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核心目标,加强对基层社和社有企业的指导和服务,积极推进“县基一体化”管理模式,推动基层社与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衔接,构建上下贯通的联合社治理体系,协调各方资源,组织基层社和社有企业开展联合采购、联合销售、联合加工等活动,推动联合合作的深入开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把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和助农增收的有效抓手,着力打造协调贯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国家队”,2025年全市获批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面积32万亩,落实补助资金2554万元,占据全省试点总规模的50%,较2024年增长52%,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再创新高。
坚持问题导向,念活产业振兴“山海经”。深入推进“供销社+村集体+农户”及“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经营主体”双经营服务模式。深化农业全产业链整合,在生产环节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在加工环节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同时,加强加工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在流通环节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提高农产品的保鲜和运输能力。充分发挥“张掖甘味臻选”“鲜源惠民生鲜供应链”电商平台带动作用,拓宽产销渠道,高质高效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
坚持价值导向,架起共同富裕“连心桥”。精神文化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灵魂,在风雨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背篓精神”“扁担精神”。市社紧跟时代步伐,坚守传承,奋力创新,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将“背篓精神”与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相结合,推进供销系统信息化建设,用活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联合社的决策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供销合作社正由“小背篓”走向大数据,但这些精神仍是新时代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打造“金色供销惠三农”党建品牌和开展“供销课堂”等方式大力弘扬“扁担精神”“背篓精神”,更好地培养情系“三农”的情怀,为供销合作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