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州区供销联社日期:2025-07-01
晨光熹微,踏入破晓的甘州区长安供销社冷库中心,活力与生机沁入肌理,叫卖声、讨价声、交错叠响;蔬菜香、果香、扑面弥散。电子大屏实时跳动过磅数字,溯源光柱扫过摆放整齐的货箱,当朝阳跃出,满载高原夏菜西兰花、蒜薹的冷链车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陆续发车,湿润的空气浸润着“万家餐桌”的晨曲。
在乡村振兴这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基层供销社宛如灵动的笔触,正勾勒着乡村发展的美好蓝图,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甘州区长安供销社作为甘州区供销系统服务“三农”的中坚力量,以农产品种植、生产、仓储、品牌打造与销售为着力点,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在前行的道路上踏出了坚定而有力的步伐。
立足区位优势、深耕种植,稳固发展基石
1600米的海拔勾勒出天然温室,20°的昼夜温差孕育糖分积淀。张掖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样的自然条件为高原夏菜和水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甘州区长安供销社深谙此道,积极引导社员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科学调整种植结构,精心培育种植适合高原环境的优质夏菜西蓝花、娃娃菜、彩色胡萝卜和张掖本地樱桃、早酥梨等水果。为保证高原夏菜的质量,长安供销社因地制宜,在适宜紫皮大蒜生长的民乐县洪水镇建立500亩的大蒜种植基地,年产“三蒜”达1000吨。环境好了,高原夏菜的品质自然也就高了。在长安供销社的积极带动下,当地高原夏菜和水果的种植规模持续扩大,品质稳步提升,为后续的生产销售环节筑牢了坚实基础。2024年,长安供销社各类高原夏菜,水果年产量达到2400吨。
推行精细生产、完善仓储,提升产品价值
农产品的仓储环节犹如一道重要关卡,直接关乎高原夏菜和水果的品质与销售前景,为提升高原夏菜和水果的附加值,长安供销社加大对仓储设施的投入力度,建设了规模庞大的仓库和功能完备的冷库,引进了先进的冷藏设备与工艺精准控制和精准管理,考虑到高原夏菜和水果的保鲜需求,仓库内配备了先进的通风、防潮、防虫设备,冷库能够依据不同农产品的储存需求,精准控制温度和湿度,极大地减少了农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的损耗,为农产品品质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农产品的顺利销售提供了有力支撑。精细生产不仅有效延长了农产品的保质期,还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市场价值,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农民社员的收入。
做优地道农品、塑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品牌无疑是高原夏菜和水果的核心竞争力。长安供销社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深入挖掘本地高原农产品的特色与文化内涵,精心打造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甘味供销”农产品品牌。强调高原环境赋予农产品的独特品质,通过统一品牌标识、优化包装设计以及参加中国果品品牌大会、全国乡村振兴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等多渠道宣传推广,有效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长安供销社严格加强品牌质量管理,建立了严谨的质量追溯体系,让消费者能够安心购买。品牌的成功打造,使当地高原夏菜和水果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
协同“双线”渠道、多元销售,拓宽增收途径
随着消费习惯和观念的改变,农产品销售正经历深刻变革,融合之路,正成为农产品销售的新常态与新优势,线上便捷引流至线下实体,线下优质体验反哺线上口碑,配套的冷链物流与农产品加工技术持续进步,为双渠道畅通提供坚实保障,为农户增收和市场繁荣注入强劲动力,不仅优化了农产品流通效率,更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信任链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广阔空间。线上,平台多样,直达消费者。电商平台、短视频直播、社区团购等新模式蓬勃发展,有效打破地域限制。农民合作社、新农人化身“带货主播”,通过直播展示原生态种植过程,品质透明化赢得消费者信任,产地直销模式大幅缩减中间环节,提升农民收益。2024年线上销售额达180万元,带动社员人均增收0.8万元;线下,体验升级,强化信任纽带,一方面与本地大型超市、商场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农产品直接供应到终端市场;另一方面在本地商业中心地带设立优质农产品专区,并引入产地溯源系统,让消费者买得明白、吃得放心。此外,长安供销社还建成集采摘观光、农耕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场,成为线下销售新亮点,让消费者在亲近自然中完成购买的同时还带动了社员农户增收致富,品牌黏性显著增强。
当夕照染红祁连雪峰,冷库中心依然灯火通明。分拣线上的自动称重机规律作响,冷链专车整装待发,数字大屏跳动着发往粤港澳大湾区的订单信息。长安供销社用创新之笔,正在续写着这样的故事:让每颗高原菜心都凝结科技温度,让每箱优质果蔬都搭载文化基因,让传统供销网络焕发数字新生。这,或许正是新时代“为农服务”的生动注脚,在守正与创新的交响中,奏响乡村振兴的强劲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