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肃南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日期:2024-11-25
2024年,肃南县供销联社在省社、市社的坚强引领下,坚定不移地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以积极探索创新的姿态,扎实推进供销合作事业蓬勃向前,呈现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亮点工作,为肃南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一、特色亮点工作(一)为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一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整合各方资源,广泛联合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精心构建起一个全面覆盖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等全链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县社与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团队合作,为广大农户送上精准细致的种植技术指导,使得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实现了质的飞跃。以明花乡的玉米种植区为例,通过实施科学严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和精细化的田间管理服务,玉米产量较去年提升了3.5%,这一显著成果生动地彰显了服务体系的卓越效能。二是强化农产品流通服务,为了打破农产品流通的瓶颈,县社积极作为,多维度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其中,祁丰基层供销社在运营过程中,结合本身经营实际和区位优势,积极探索,精心谋划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基层供销社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生鲜畜产品超市综合体改造项目,此项目的建成,将有效解决当地农畜产品深加工和冷链保鲜及物流配送这两大长期困扰的难题。与此同时,县社敏锐地捕捉到电商发展的潮流,大力支持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电商平台的深度合作,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为农产品销售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2024年,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农产品金额高达30万元,这一数字背后是市场对肃南农产品的高度认可。在特色农产品销售旺季,联社精心组织开展了多场农产品展销会和直播带货活动,让肃南的优质牛羊肉、民族奶制品、特色山野菜等农产品如明星般闪耀在消费者的视野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烈追捧。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肃南农产品的知名度,更使得其在市场上的占有率稳步攀升,为农牧民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二)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一是不断加大基层社恢复重建力度,深入推进“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目前已完成4个基层社“三会制度”的建立。基层供销社充分吸纳农民社员和各类农村能人,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以明花基层社为例,通过与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紧密联合,共同开展农资采购和农产品销售业务,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了供销社发展带来的实惠。二是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县社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优势,成功组建了多个涵盖不同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肃南县桦树林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积极配合各部门产业基地建设,为农牧民群众提供增收致富的信息,寻找销售渠道,提供资金扶持。该合作社依托裕固牧场电子商务公司,开展同城配送服务,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推广销售本地特色农畜产品,加快特色产品线下包装、实地体验、订单销售的交易服务模式,畅通全县绿色有机牛羊肉外销渠道,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形成日用品下乡和特色商品进城的供销渠道。为推动肃南县牧区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提高养殖户收入,肃南县桦树林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优质母牛资源的作用,引进新疆褐牛,新品种的引进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升,更推动了整个养殖行业的进步与创新。
(三)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明显。县社充分利用自身网络优势,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工作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执行力。在全县范围内,废旧物资回收站形成了一张严密的回收网络,对废旧农膜、废旧滴灌带等进行集中回收处理。在过去的这一年里,共回收废旧农膜100吨、废旧滴灌带311吨,这一成绩的取得,有效减少了农村面源污染,同时,通过开展全方位的宣传引导活动,农牧民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促进了农牧村生态文明建设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二、经验做法(一)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县社深知政府支持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有力支持,将供销联社工作全面纳入政府工作的大盘子之中,确保在政策、资金等关键方面获得坚实保障。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基层供销社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于市场竞争的浪潮之中,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政府搭台、市场唱戏这种相得益彰的方式,供销合作事业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行,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二)加强联合合作,凝聚发展合力。县社高度重视联合合作,将其视为发展的关键策略,积极与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企业、金融机构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与农业经营主体携手共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为农牧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与涉农企业紧密合作,不仅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更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增值,让农产品在市场上释放出更大的价值。通过这种广泛而深入的联合合作,为供销联社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推动其向着更高目标迈进。(三)创新工作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县社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在内部管理层面,精心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准确衡量员工的工作表现,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推动发展的积极力量。部分基层供销社试点推行“理事会 + 监事会 + 经营团队”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明确划分了各方职责,实现了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让基层供销社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有效激发了基层供销社的内生动力,为供销系统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四)注重人才培养,强化队伍建设。加大对系统内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多种途径为人才成长搭建坚实的阶梯。一方面,组织了丰富多样的业务培训活动和外出考察学习,为职工提供了学习和提升的宝贵机会;另一方面,大力支持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担任基层社法人,积极协调村“两委”与供销联社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定期沟通机制,确保信息互通、工作协同。同时,对基层社内部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吸纳村里有经验、有干劲的党员群众参与到供销工作中来,增强了基层社的凝聚力与执行力。2024年,县社共举办各类培训2期,培训人员50人次,引进专业人才2名,这些有力的举措为供销联社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确保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发展环境中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