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州区供销联社日期:2023-04-26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不断推进与落实,乡村电子商务和乡村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显现出巨大潜力。传统基层供销社的运营过于依赖政府扶持,功能产品单一,自我造血功能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品,因具有季节性强、集中上市、分散经营、标准化程度低等特性,使得目前基础设农产品在线销售更多局限于耐储藏的窄范围,而农产品的销售事关整个基层设的生产、投资、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其综合性、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不能简单照搬城市电商发展模式。基于目前发展的现状和自身的优势,甘州区乌江基层供销社积极探索,学习先进,大胆创新,三方发力,将优质农特产品生产、电子商务和乡村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将绿色健康的农特产品搬上旅游的餐桌,装进游客的菜篮子,促进优质农特产品“上桌”“进城”“出村出甘”,助农增收。
紧紧围绕乌江镇“一村一品”特色蔬菜乡镇和新型田园综合体“水云乡畔”,结合“三抓三促”行动、乌江镇全域乡村治理为契机积极推广产销对接。以专业合作社和小农户为主要参与对象,根据现有的优越生产条件和优美的人居环境,将旅游与教育、文化相结合共建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乌江基层供销社全力满足农户在产前的种植养殖需求,年初,通过甘州区供销社与甘肃省农资公司张掖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在多个乡村率先开展项目试点工作,吸纳小农户120多户。此外,积极向甘州区供销社申请财政资金12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投入和电子供销商务项目配套政策,以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打造优质农特产品。
积极打造特色农业种植、特色农产品品牌、借助集休闲娱乐、度假、养生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山水田园综合体推广“农商互联”。小农户产业化程度低、种植技术落后,导致农产品收益低。为此,乌江供销社创新实施了小农户合作“千万+工程”(用4年时间组织1000户以上小农户参与项目,户均增收1万元)为载体,建设占地2000平方米的特色蔬菜育苗基地用于种苗培育,向120户小农户“零差价”发放基肥、农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并为小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同时,采取“公司+村民合作社”“农家乐+农户”的经营模式,让特色农产品走进景区,通过从“田头”到“餐桌”的销售模式,将特色农产品搬上旅游餐桌,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农户收益,促进基层社优质农产品“上桌”。
大胆创新销售方式,全力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加强与地方社区菜市场、农贸市场的合作,在农户、合作社、企业、市场之间牵线搭桥推动完善零售网络。由于农户种植的产品靠自产自销,难以打开销售渠道,所以农户不敢多种,也就形成不了产业规模。因此,乌江基层供销社依托“一村一品”的产品优势、一方面充分发挥“共富大篷车”作用,建立产销直供一体化服务链,提供完善的网上交易功能,主要围绕优质农产品、结合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社区团购微信群提供大宗交易、批发交易、零售交易、在线交易等多种交易方式,为农户进行兜底保销,解决农户“种多了卖不掉”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通过现场直播等渠道开展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从多方面拓宽销售渠道进而推动优质农产品“出村出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