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搬迁办日期:2022-09-30
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开展以来,张掖市始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偏离,近日,下发《关于加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措施(试行)》,下大力气抓党建,扎牢安置点组织体系,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一、在人上下功夫,提升组织领导力。织密安置点组织体系。对安置点按照“全民覆盖、有效覆盖”和“先改制、后改居”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组建党组织,实现社区党建、管理和服务对原村民全覆盖,构建以党组织为领导、自治组织为主体、群团组织和各类组织为纽带的基层组织体系。选优配强安置点工作力量。通过机关选派、本土选育、专业化选配等方式,选拔优秀人员担任安置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加强安置点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党员分类管理。积极引导优秀青年向党组织靠拢,加强党员组织关系、强化党员日常教育、探索安置点党员分类等管理模式,引导党员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先锋引领作用。
二、在管上下功夫,提升组织凝聚力。全面压实抓党建工作责任。把搬迁安置点党建工作纳入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常态抓好督促指导,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抓典型作示范”,打造工作样板和示范标杆,及时宣传引导、总结提炼、推广运用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优化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综合服务设施布局,纳入安置点建设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推进,足额保障安置点工作经费、党建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确保安置点基层组织正常运转。
三、在事上下功夫,提升组织服务力。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安置点党组织“1+1”结对共建机制,完善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围绕“感党恩、跟党走”“看搬迁变化”等主题,开展共建实践活动,协助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助推搬迁群众强产业稳就业。围绕搬迁安置点实施一批产业发展项目,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产业布局区域化、种养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集约化,大力推行“党建+产业”组织振兴模式,完善“片区党委+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区域化党建机制,实施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行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公司化运营改革试点,链接带动周边村、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抱团发展。探索“党建+金融”模式,创新丰富“产业贷”“富民贷”“住房贷”等金融产品,带动搬迁群众增收致富。强化搬迁安置点治理效能。全面推行网格化治理,统筹安置点所辖区域功能布局、党员数量、人口规模等因素,进一步优化网格、楼栋等管理单元,完善“支部+网格”工作模式,做好惠民政策宣讲、社情民意掌握、风险隐患排查等工作。建立“一门式全天候”诉求响应机制。着眼搬迁群众诉求有人响应、有机制解决,探索完善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一门式全天候”群众诉求及时响应解决机制,推动形成“有问题快速感知、对问题接诉即办、办结后有效反馈”闭环,尽可能让搬迁群众办事只进一家门,只找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