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5-11-10
近年来,张掖市坚持“红线不破、底线不松、质量不降、总量不减”的硬标准,以党政同责筑屏障,以智慧监管强根基,以占补平衡提效能,推动耕地保护工作实现了从被动守线向主动作为的根本转变,从单一管理向系统治理的全面跨越。全市595.47万亩耕地和513.1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得到切实守护,连续两年获得全省耕地保护考核优秀等次。
立体监管,织密耕地保护智慧网。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制定印发《张掖市关于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实施意见》,从意识根源到责任链条,从用途管制到执法保障,构筑起全域覆盖的“制度防线”,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耕地保护责任,为提升耕地保护水平提供了保障和支撑。通过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天上看、地上巡、网上管”的立体化监测体系,利用“耕地智保”高位监控和智能识别技术,如“电子田长”对耕地实行精准监管,自该智慧系统运行以来,已成功发布告警信息640条,将违法行为遏制于萌芽状态,形成了“露头就打、动工就管”的快速反应能力。
占补平衡,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严格执行“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原则,确保耕地数量稳中有进、质量节节攀升,今年以来,对建设占用的1935亩耕地全部保质保量地落实了占补平衡。严把“三关”——依照新增耕地核定及上图入库工作流程,进行县级认定、市级复核、省级核定,确保储备补充耕地指标库丰仓盈,持续满足发展之需。近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1.84万亩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工作,通过指标交易“活水”,在省级平台统筹交易指标4.57万亩,交易金额高达15.9亿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资金动力。
盘活存量,开拓资源保障新空间。以机制创新为引领,以资源挖潜为抓手,以精准配置为目标,打好“大占补”和“以补定占”组合拳,建立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规模与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挂钩约束机制,让沉睡存量资源焕发新生。一是前瞻布局,完成指标储备,开展稳定耕地净增量技术性预入库工作,初步入库指标7.6万亩,备足发展“粮草”。二是攻坚克难,加快项目实施,全力推进历年已立项在建的补充耕地项目,7个项目全部完工,预计新增耕地1.8万亩。三是着眼长远,将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土地综合整治等新增的7.84万亩优质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为后续重大项目建设储足了底气,备好了空间,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精准可靠的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