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4-06-28
近年来,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工作作为重点,通过不断规范自然保护地管理,稳步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项目,促进湿地生态系统有效修复,持续强化黑鹳科研监测和公众宣传教育,黑鹳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黑鹳隶属鹳形目鹳科鹳属,是世界濒危物种,也是保护区旗舰物种,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在国内分布区域较广,在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有分布,但种群数量稀少。黑河湿地保有国内较大数量黑鹳繁殖种群和迁徙停留种群,是黑鹳繁殖栖息研究的绝佳之地。积极开展黑鹳等珍稀濒危水鸟拯救与保护工作,着力抢占黑鹳研究高地,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使黑鹳等珍稀鸟类栖息地生态明显改善,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举措。
结合黑鹳繁殖及迁徙研究,通过近几年开展的生态环境整治和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保护区鸟类栖息环境日趋向好。保护区成立以来黑鹳种群监测数据显示,张掖黑鹳种群已形成以高台县正义峡为基点,向周边县区呈扇形扩散的态势;在保护区临泽段和甘州段,黑鹳种群数量稳步增长;在保护区外的山丹、民乐、肃南县均发现了黑鹳种群,2022年民乐县发现的黑鹳繁殖巢是保护区外发现的第一个黑鹳繁殖巢,当年成功繁殖幼鸟2只;2023年肃南县也发现黑鹳繁殖巢,成功繁殖黑鹳2只;至目前,全市共监测发现黑鹳巢址78处,其中繁殖巢28处,三年共繁殖黑鹳71只,成活55只。(供稿:市湿地局 单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