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4-05-15
【概述】高台湿地发挥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防风固沙等多种生态功能,既是阻挡巴丹吉林沙漠南侵、保护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安全的前沿地带,也是流域人民繁衍生息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关键词】湿地,调节服务,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
一、背景情况
高台县黑河湿地保护区面积2.95万公顷(44.2万亩),占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的71.6%,其中:核心区15.9万亩、缓冲区15.75万亩、实验区12.6万亩,属西北荒漠地区典型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植物439种、野生动物288种,2015年11月列入全球第八批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遗鸥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也是黑河中下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生动植物生境。是全球9条候鸟迁徙通道之一的中亚通道重要中转站和停歇地,也是我国候鸟三大迁徙路线西部路线途径地。
二、做法成效
(一)主要做法
1.创新载体抓宣传。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及法规“八进”活动,依托甘肃高台干部学院和湿地自然教育学校开展研学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科普宣教活动,激发社会大众对湿地生态保护的积极性,着力提升社会大众湿地保护责任感。
2.共建共管聚合力。以“林长+河湖长”为抓手,建立市、县、镇、村四级管护网格,搭建野外智能巡护管理云平台,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巡林巡草巡河巡湖。与河西学院开展技术合作,研究黑鹳的种群、繁殖、栖息地和迁徙路线等重要特征,揭示黑鹳繁殖行为和迁徙行为规律;研究黑鹳的生存状况、伴生物种的生态位重叠、生境选择策略、致危因素的组成和影响程度。保护区湿地资源管护合力不断凝聚。
3.科学监测夯基础。采取人机配合、校地合作等措施,对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种类、数量组成、成分分析、外来物种入侵、疫源疫病样线等情况全方位监测,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区域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动态变化趋势。连续3年派专人定点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进行监测,新发现巢址10处,孵化黑鹳37只,为湿地生态修复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4.强化执法促保护。积极配合县属相关部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甘肃省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湿地法规,开展联合执法,整治破坏湿地违法行为。组织开展打击毁湿开垦、挖沙取土、乱搭滥建等破坏湿地资源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建设用地审核审批监管,对相关部门报送的用地征求意见函,实地开展勘查,及时出具答复意见。划定湿地保护红线,将湿地保有量、自然湿地的保护率指标纳入责任书考核体系,全面落实湿地保护的主体责任。
5.狠抓落实促发展。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湿地生态保护的工作部署,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富民,把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持续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级财政资金,先后实施湿地恢复保护示范区、湿地湖泊生态恢复保护示范区、山水林田湖草沙、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等项目,累计投入各类项目资金2亿元,设置围栏180公里、封滩育草20万亩、人工恢复植被7000余亩,疏浚水系21公里、每年对湿地进行生态补水800万m³。配套完善湿地周边镇村垃圾处理设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为珍稀鸟类的迁徙栖息提供优良的生存环境。
(二)主要成效
1.湿地科普教育作用逐步提升。群众的湿地生态保护意识普遍提高,知湿地、爱湿地、护湿地在高台蔚然成风,形成了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引起较好的反响,提高了全民参与保护湿地的自觉性。湿地公园逐步成为生态旅游、科普宣传、夏令营活动科教阵地,有力推进高台生态文明建设和湿地保护利用。
2.湿地生态调节服务功能有效提升。保持了高台黑河湿地自然质朴、原始素野的湿地风貌和生物多样性,极大改善了湿地公园及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利用1万亩的城郊黑河湿地资源,建成了集湿地保护示范展示、科普宣教、健身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恢复水域面积340亩,恢复湿地植被2750亩,2019年入选第五届“中国森林氧吧”榜单。
3.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如今的湿地公园内,繁花碧草连天、曲径回廊相连、密林疏木交错“一步一景致”,珍禽戏水、芦苇摇曳、垂柳拂风“一景一看点”,已是高台城市的一叶绿肺,变黑河“绕城而过”为“穿城而过”,彰显“两岸皆景、水城交融、城在景中”的戈壁水乡特色。据监测,2022年保护区内迁徙栖息的候鸟逾6万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监测到的最大种群数量为529只,是省内目前发现的最大种群。湿地保护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湿地生物多样性空间逐渐拓展,湿地生态功能和碳汇功能逐步提升。
三、经验启示
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自然界三大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高台县境内湿地广布,资源丰富,全县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95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1.35万公顷,属西北荒漠地区典型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稀有性、濒危性和代表性等特点。合理利用湿地应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按照“以保护求持续发展,以发展促环境保护”的湿地发展战略。一是要恢复保护区湿地的生态功能。以保护湿地植被和生物多样为中心,实行退耕还湿、退牧还湿、植被恢复、围栏封育等工程措施,改善和增强生态功能区功能建设;加强城镇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严格控制“三废”污染;完善相应监测体系,为丰富生物多样性提供良好的生态空间;二是政府应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契机,选择好本地区既有经济效益,又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这是保护湿地和湿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三是要合理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坚持依法开发、适度、可持续原则,把黑河湿地建设成为人们观光、旅游、休闲的乐园,通过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实现产业转型或替代,更好地解决好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供稿:高台县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