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4-07-15
上半年,我市认真落实全省强县域行动推进会暨园区(兰州新区)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印发《张掖市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2024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和《关于分解落实<全省强县域行动推进会暨园区(兰州新区)工作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系统开展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考核和开发区评价考核专题调研,形成专门调研报告,确保“强县域”行动工作压力层层传导,工作措施逐级细化。按照“一县一方案、一年一清单、一季一调度”总体要求,常态化开展县域经济运行情况调度,分析解决县域发展中的苗头性、趋势性、倾向性问题,保证县域经济持续向好发展。2023年甘州区、临泽县、肃南县获评“十强县”、农业优先型“先进县”、生态功能型“先进县”基础上,一季度我市再次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奖”。预计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
一、狠抓项目强基固本。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扎实开展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495个重点投资项目累计开工420项,抽水蓄能电站、火电二期扩建工程等62个省市列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接续开展“冬日无闲·大抓项目”活动,兰张三四线武张段可研成功获批,张掖机场改扩建项目可研编制及军地协议签订等工作全面启动,S10张掖至马鬃山高速公路张掖段正在编制特许经营方案,巴丹吉林沙漠基地第二通道(张掖基地)项目已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和风光资源核查。项目谋划争取成效明显。建立全市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机制,围绕“两重”“双新”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方向,谋划储备项目1950个、总投资2150.8亿元。加力争取项目资金,累计争取到位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16.6亿元、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项目14个2.58亿元,落实2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7.7亿元。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外考察招商17次,带动全市开展赴外招商活动152次,对接企业及商协会组织580家,签订投资合作协议115项。邀请438家企业和协会组织来张考察洽谈,签订投资合作协议39项,浙江智鑫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建设。全市新签约入库项目267项,投资额202.84亿元;实施新续建招商引资项目349项,落实省外到位资金228.7亿元、增长58.17%,完成目标任务的57.17%。
二、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工业实体不断壮大。按照“梯度培育、分级实施、动态管理”的原则,筛选82户中小企业动态监测培育,新培育升规企业1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266户。先后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6户,创新型中小企业76户,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到70户。综合能源产业优势凸显。加快推进“十四五”第二批和奖励性配置指标项目建设,新建成并网3项40万千瓦,在建18项240万千瓦,新能源并网装机达470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5.25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74.4%。有序推进“十四五”第三批新能源建设指标配置工作,积极开展增量配电网试点,初步完成增量配电区域划分和试点项目规划编制。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以硅系、凹凸棒石作为新材料产业突破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推进黑河水电硅系材料综合利用、惠临实业凹凸棒石(石膏)综合开发利用等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开发硼系、碳基等新材料产品,推动新材料产业链向终端和价值链高端发展。上半年,新材料产业预计实现产值10.2亿元。工业园区提档升级。纵深推进工业园区“三项改革”“四项机制”,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张掖经开区循环经济示范园热源厂、民乐工业园区化工产业园特勤消防站、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成投用。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张掖经开区与江苏南通等10个国家级经开区和2个省级开发区合作共建“飞地产业园”,轩昂科技印花糊料等项目落地实施。各级开发区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52个,完成投资55.83亿元,预计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2.6亿元、同比增长7.7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6.5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55亿元。
三、拓展城市服务体量。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谋划申报城市建设项目121项,项目概算总投资96.81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5.77亿元,至目前已开工97个、开工率80%。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9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3.52亿元。大力实施集镇改造提升行动,20个集镇改造提升项目已开工15个。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大力开展城市更新行动,计划新改造老旧小区9个990户,目前正在办理项目前期手续,争取到老旧小区改造各类项目资金8448万元。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暨加强城市管理统筹协调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张掖市2024年城市体检工作方案》启动城市体检工作。县域商业体系不断完善。加快推进高台县、民乐县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畅通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甘州乌江、山丹东乐大集已完工,安阳、沙井、骆驼城、康乐乡镇大集正在有序建设。肃南县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已完成工程建设内容,民乐县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已完成部分设备安装,其余工程正在加紧推进。
四、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农业集群规模日趋壮大。市县区分别研究制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方案,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杂交玉米种子生产面积12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7.9万亩,牛、羊出栏分别达到14万头、170万只。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30万亩、占下达任务的107%。骨干企业培育实现突破。按照“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接二连三”方向,全力推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项目建设,56个产业链项目已完成年度投资16.46亿元。大力发展新型经营组织,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25个,全市龙头企业数量达到282个。培育发展合作社7197家、家庭农场10029家,“五有”标准合作社占比达到65.37%,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完成注册服务组织376个。品牌强农战略启动实施。制定出台《张掖市农业品牌发展规划(2024-2030年)》,积极构建“1+4+N”品牌【1个“金张掖”农优品平台形象品牌,“张掖玉米种子”“金张掖夏菜”“张掖肉牛”“张掖乳制品”4个市级主导产业区域公用品牌,N个县区级特色区域公用品牌】体系,申报绿色食品20个,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228个,高台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和种植规模位居全省前列。乡村全面振兴纵深推进。深入实施“八改”工程,“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实现全覆盖,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率、生活垃圾处置率、农村污水治理率、卫生户厕普及率分别达到99.6%、100%、48.7%和92.8%。计划完成农房抗震改造(危房改造)1274户,已开工1145户,开工率90%。有序推进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项目建设,推荐申报省级“和美乡村”备选村14个。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深化。深化玉米制种优质基地竞争性配置改革,为78家制种企业配置玉米制种基地114.2万亩。探索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工作,确定农村宅基地自愿退出试点村10个,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试点村达到168个,流转农村土地170多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65%。
五、全域旅游提质增效。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有序推进肃南县祁连山马鹿文化园、山丹县五彩欢乐城项目等文旅项目,建设“彩虹张掖·掖读吧”、临泽城市书房、肃南东纳民族歌舞传承演艺中心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公共文化云资源建设总量达580个。全面完成乡镇(街道)文化站评估定级,65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全部获评三级站以上等次,民乐县六坝镇、临泽县沙河镇综合文化站获评特级站。文旅融合加速破题出圈。精心举办全市社火调演、“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冬季暖人心”乡村春晚、非遗过大年等公共文化活动2600场次,服务群众560万人次。开展顶流网红代言、本地网红培育行动,俞敏洪、董宇辉等40余名顶级网红宣传张掖文旅,打造文旅“主播”“网评员”“域外宣传员”3个“千人”文旅宣传矩阵。张掖文旅抖音3条播放量过百万人次,张掖文旅活动2次荣登央视《新闻联播》,3次荣登《经济日报》头版新闻图片。文旅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启动七彩丹霞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工作,开通上海至重庆“彩虹张掖·七彩丹霞”冠名高铁,刊发《读者》张掖七彩丹霞专刊,肃南神鹿公园和山丹县汉明长城景区申报创建国家4A级景区,平山湖大峡谷景区《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已批复实施。
六、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数实融合不断深化。持续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3521个,万人5G基站数量31.08个。张掖大数据产业园部署机柜552个、标准服务器及智算服务器2200台,已具备参与全省算力资源统一调度能力。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专项行动,加快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河西硅业5G+全连接智慧工厂等13个数字化改造重点项目有序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50%以上。加快标识解析推广应用,力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落地建设,助力企业降低数字化应用门槛。会展产业多点布局。积极组织重点企业参加第八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展会,帮助企业通过展会平台拓宽销路。积极对接争引省级以上会展活动来张举办,各县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共对接引进省级以上会展活动95项,重点会展企业、四星级饭店和重点社会宾馆等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运作承办举办会展活动60项,共吸引13.6万人来张。电商体系逐步健全。先后建成运营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6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46个、村级电商服务点203个,建成县级寄递物流供配中心6个、镇级供配中心16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834个,形成了以邮政为主,“三通一达”和极兔快递为补充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快递进村”通达率100%,有效带动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张掖电子商务创业园入驻企业46家,获得“国家级星创天地”“省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
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大规模国土绿化态势良好。依托三北工程、“双重”规划、国家储备林等重点项目,完成林草生态修复建设252.76万亩,义务植树350万株,打造农田防护林示范样板工程17处,建设乡村绿化示范村18个,高台县、临泽县完成义务压沙1500亩,林木覆盖率达25%。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3434公顷,公园绿地1359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41.0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1.87平方米。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显著。坚决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聚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巩固提升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成果。1-5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3,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值为69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浓度均值为3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为69.7%。地表水8个国家考核断面、6个省级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地下水)Ш类及以上标准,达标率100%,8个在用县级及以上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生态环境风险整体可控。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再上台阶。扎实推进38项年度重点任务,多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张掖市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建成投运,全市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初步形成。祁连绿色产业发展基金为4户企业注入资金3000万元。成功发放“GEP质押+信用担保”贷款100万元。持续推进“零碳”城市创建,加强重点企业用能情况监测调度,全面完成上半年全市能耗下降季度目标,华辰酒店成功创建全省首个“碳中和”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