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月 农历 年 [ 年 ]

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前行谱新篇

来源:张掖市财政局办公室日期:2021-02-26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掖市财政改革发展成就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财政厅的有力支持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社会事业建设,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掖财政家底日渐丰厚,收入呈快速度增长态势。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大税法宣传力度,清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不断规范税收秩序,强化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税收征管。积极开展税收专项整治,加强税务稽查,依法查处和严厉打击偷税、抗税、骗税行为,税收呈现总体增长,基本实现均衡入库。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确保了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创新税收征管手段,全力推进综合治税,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全市综合治税平台上线运行,加强税源信息交流和共享合作的力度,不断调整收入结构,完善税源监控体系,稳定现有税源、深挖新税源,科学、合理地实施纳税评估,推进了征管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新的财政收入增长点逐步增加,财政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全市财政收入由2012年的12.6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6.95亿元,增长2.13倍,年均递增9.9%;人均财政收入由2012年的2503元增加为2020年的4416元,年均增长7.35%。

支出结构不断优化,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掖财政部门严格执行《预算法》的规定,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不留缺口的原则和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预算安排和执行以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为主线,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增收节支措施,规范财政支出范围,严格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强化资金调度,支出规模不断扩大,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全市财政支出由2012年的85.3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92.11亿元,增长2.1倍,年均递增9.71%,财政在支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对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着力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全力保障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全市民生支出由2012年的71.6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52.74亿元,增长2.13倍,年均递增9.9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5.28%在财政资金的强力带动下,张掖滨河新区、城乡道路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棚户区改造等一批支撑发展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保护、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和国家重大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戈壁农业、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等一批项目顺利推进,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人康复中心、残疾人康福中心、儿童福利院、市大剧院、市区“三馆”、市职中心新校区、张掖中学新校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培黎职业学院、高台干部学院等一批民生工程相继实施,我市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成功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芦水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通过文旅部复评,山丹县、临泽县被命名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张掖地质公园晋级世界地质公园、获评“2021美丽中国首选旅游目的地”。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体育惠民工程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省第一家数字文化馆建成投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基础条件改善、优势资源开发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全面进步。

财源建设力度加大,经济基础不断夯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掖市各级财政部门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财政职能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牢固树立大财源观念,切实把抓项目促发展、做大财政经济蛋糕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支持创优发展环境作为财政扶持经济发展的重点,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控功能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政策、贷款贴息、专项补助、奖励扶持等手段,加大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夯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全市财源建设的意见》,对全市财源建设作出总体安排部署;立足解决“骨干财源项目是什么,有哪些”,出台《推进财源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主要选择一批二、三产业的骨干企业财源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形成地方财源体系;立足解决“扶持谁,怎么扶”,将务实管用的政策体现在对企业的扶持上、反映在税收的增加上,出台《关于支持财源建设的若干政策》;立足解决“考核谁,怎么考”,出台《财源建设考核督查办法》,把县区、部门和企业考核同时纳入考核范围,推动既定目标如期实现;立足解决“征管谁、怎么收”,出台《张掖市综合治税工作办法》,把非税收入充分考虑进去,提高财政收入总体质量和效益。为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创新集成各项政策措施,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助推各类企业持续协调发展,出台《关于实施“十强双百”企业振兴计划的意见》,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培育10户年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的龙头骨干企业、100户年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的优势骨干企业和100户“四下转四上”重点企业,努力实现“十强双百”企业振兴计划,为促进企业振兴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纾困惠企政策,全力推动复工复产复市。在农业方面,重点支持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开发和天然林保护、中低产田改造、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项目的实施,建成一批农林牧商品基地和农林特产品深加工龙头骨干项目,农业经济结构得以优化,农业财源逐步夯实。一产增加值由2012年的83.79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128.62亿元,产生税收由2012年的821万元提升到2020年的3755.84万元,年均递增21%。在生态工业方面,利用企业技改贴息、节能减排资金支持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发展,保证了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和工业实力培育壮大的资金需要,努力构建和壮大地方工业财源体系。二产增加值由2012年的103.68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86.99亿元,产生税收由2012年的12.38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17.9亿元,年均递增3.8%。在第三产业方面,重点支持丹霞5A景区创建、航线培育、旅游文化设施建设、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创建、重大节会和品牌赛事活动,全力推进旅游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培植新的财政经济增长点。三产增加值由2012年的104.42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251.45亿元,产生税收由2012年的9.23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16.21亿元,年均递增7.3%。张掖市已初步形成了以主体财源为骨干、群体财源为基础的多层次、立体式的财源体系,为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力支撑,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财政改革逐步深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增强财政体制机制运行活力和提高财政资源配置使用效益,张掖财政人着眼于理财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在学习借鉴兄弟省市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张掖财政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不断完善;整体推行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全面推进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作,财政预算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全面公开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积极打造阳光财政;完成政府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政府行政成本和“三公”经费明显降低;逐步完善市县乡财政体制,全面推行“乡财县管”,我市五县确定为“省直管县”,经开区财政设立独立金库。出台基本公共服务、教育、科技、卫生、交通领域市与县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细化方案,逐步建立起权责清晰、财力协调、标准合理、保障有力的市与县区财政关系;探索推行了政府购买服务,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全面实行电子化管理,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明显提高;不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非税收入收缴实现网上直接缴款;全面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制定《张掖市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稳步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管理,采购规模和范围逐年扩大,采购效率稳步提升。严厉查处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政府采购监管不断加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制定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配置标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做好机构改革涉改单位资产划转,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公务支出的规范度和透明度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2017年2月,张掖市被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列为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临泽县城区集中供热高效清洁能源供应、高台县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张掖市智慧城市项目、张汶高速张掖至扁都口段等PPP项目顺利实施,对于调动民间投资活力,有效化解政府债务,形成良好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态势将起到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依法规范会计行业管理,大力宣传贯彻会计行业法律法规及准则制度,加强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举办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内控“两标一指引”等培训班,组织开展会计专业初级、中级资格和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队伍业务素质不断提升;健全政府债务风险动态监控和常态化防控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违法违规举债行为,严控新增债务规模。积极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息,政府隐性债务化解任务落实到位;全面推开“营改增”,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增值税税率,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以及一系列降费等措施,有效降低企业税费成本和居民个人负担;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要求,将所有预算资金全部纳入绩效管理,优化绩效目标设置,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切实发挥绩效管理“指挥棒”作用;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构建起规范、高效、安全的财政应用支撑平台系统。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形成了预算编制科学透明、事权与支持责任匹配、集中支付安全高效、非税征管科学合理、政府采购公平公正、财政管理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局面。

财政监督形成常态,财经秩序日趋规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掖市财经监督检查部门紧紧围绕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工作重点,积极转变工作思路,认真履行财政监督职能,逐步完善财政监督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内部管理与考核等办法,投资评审、绩效评价、监督检查有效衔接,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的财政监督机制逐步完善,财政执法检查常抓不懈,预算约束不断强化,财政管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在服务理念上,实现了从检查型监督向管理型转变,监督服务于管理、服务于各项财政改革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不断增强;在监督内容上,实现了从偏重企业财务事项到参与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监督的转变,形成了收支监督并重的监督工作格局;在监督机制上,实现了从侧重事后检查、外部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内外监督相结合的转变,监督的同步性和完整性不断增强;在监督方式上,实现了从单一运用专项检查向专项检查与日常监管、上下联动检查相结合的转变,监督工作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不断增强。积极探索体现财政管理特色的监督机制,积极开展财经法规执行、地方预算收入、财政支出、财务清查规范、非税收入收缴、会计信息质量等监督检查,努力促进财政各项政策的落实,在维护财税法令的统一、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查处严重违规违纪问题、保证财政正常运行和宏观调控措施的顺利实施及确保财政性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时光引领发展的脚步,岁月铭刻奋斗的足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掖财政人顽强拼搏,锐意进取,负重前进,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显著成绩,用一流的管理创造了一流的环境、建设了一流的团队、取得了一流的业绩。张掖也成为第一个在全省市州财政系统进行编制部门预算的市州,第一个在全省市州财政系统推行国库集中支付试点的市州,第一个在全省市州财政系统推行“乡财县管乡用”试点的市州,第一个在全省利用亚洲银行贷款的市州,第一个在全省利用世界银行碳汇基金赠款的市州,张掖市财政局成为全省市州财政系统第一个“全国文明单位”。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整治入选中组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张掖市打造全国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城市典型经验做法受国务院通报表扬。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上,朝气蓬勃的张掖财政人,正以勇往直前的豪迈激情、创先争优的担当精神,奋力谱写新发展阶段财政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陇ICP备13000766号-2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50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2811617号 网站标识码 62070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