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期:2023-05-08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效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在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5月5日上午,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在甘州区大成学校举行“陇原砺剑·2023”抗震救灾实战演习。
省应急管理厅二级巡视员、张掖指导组组长颜汝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潘映军,市委常委、甘州区委书记葛永宏在演习场观摩并讲话;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冯博,省应急管理厅 四级调研员田自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明彪,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乔振华,市政协副主席伏世祖,张掖军分区副司令员张洪峰出席观摩演习;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全市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学员、各县区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甘州区各乡镇和各学校(幼儿园)有关负责同志在演习现场观摩。市区有关单位、省属驻张单位和消防、森防及社会救援力量参加演习。
演习模拟兰州市周边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地震导致我市甘州区大成学校部分教学楼损坏,有学生被埋压,造成学校内供水、供气管道破裂,供电线路中断,实验室内化学品试剂泄漏燃烧引发火灾,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较大,情况十分危急。地震发生后,大成学校立即启动校园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并向区教育局报告,先期组织师生开展紧急避险,疏散转移至学校操场,调运学校物资做好先期安置。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接报后立即启动地震应急响应,激活抗震救灾指挥体系,成立7个工作组,调派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张掖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及各类应急救援力量100余人赶赴大成学校抢险救灾。本次演习主要以校园地震自救互救为主,包括师生避险撤离、基层叫应机制、疏散组织、避难场所运行、被困师生搜救、实验楼灭火、受伤师生医疗救护、学生心理辅导、生活物资供应保障、燃气管道泄漏处置、供水管道破裂处置、供电线路抢修等12个科目。
本次演习,旨在坚持底线思维,面对复杂严峻地震形势,紧绷防震减灾“弦”,做好“防大震、救大灾”充分准备,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效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旨在引领和教育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和国家公民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从青少年抓起,强化源头防范,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省应急管理厅二级巡视员、张掖指导组组长颜汝刚对演习进行了点评,指出要强化日常准备,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灾、救大灾”的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靠实各环节工作责任,加强灾害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不断强化重大灾害事故应急准备。要强化协调联动,建立跨行业、跨区域联动响应机制,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运用水平,真正实现“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和平战结合”。要强化宣传培训,及时总结此次校园师生自救互救演习成果,有针对性开展减灾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不断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多样性、经常性、实效性,着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要强化机制构建,对照此次演习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和专家组的评估意见建议,不断细化和完善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方案和流程,确保预案的指导性、针对性、实战性。要进一步理顺机制、厘清职责、明晰任务,推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潘映军强调要坚持防范在先,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持续推动应急预案向企业、学校、医院、商场、社区延伸,形成纵横贯通、紧密衔接,覆盖全区域、全灾种、全行业、全层级、全过程的应急预案体系,为高效应对处置事故灾害提供指南。要坚持实战为要,加强各领域防震减灾演练。突出抓好地震灾害、防汛抗洪、危险化学品事故、矿山事故、地质灾害、森林防灭火等五大类型的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采取桌面、实战、联合等多种演练形式,强化应急预案综合性实战演练和无脚本“双盲”演练,不断提升协调联动和现场应对能力。要坚持宣教并举,构筑防灾减灾人民防线。深入开展防震知识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厂、进乡村、进家庭活动,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大力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切实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夯实筑牢防灾减灾的安全防线。
市委常委、甘州区委书记葛永宏指出本次演习活动是我市继“应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后举行的又一次大型实战演习活动,既是对我市抗震救灾工作的一次检阅,也是对我市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积累实战经验的一次练兵。演习科目设置合理、方案制定精准、救援行动高效,达到了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的目的,取得较好的演习效果。下一步,我市将以此次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为契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震减灾和抗震救灾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时刻紧绷防范应对地震灾害这根弦,坚持“宁可备而不震,不可震而不备”观念,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大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宣传,全面提高抵御震害能力,切实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